雅克·希拉克:法中关系的奠基者

图片源于:https://global.chinadaily.com.cn/a/201909/30/WS5d9161bca310cf3e3556e4a7.html

前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于周四逝世,享年86岁,他在法中关系方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知名法国学者的认可。

希拉克在其政治生涯中曾担任巴黎市长和首相,之后于1995年至2007年担任总统,他频繁访问中国,并在私生活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蒙彼利埃大学政治学教授让·乔纳表示:“希拉克与中国的关系特殊。他对亚洲艺术充满热情,是首位访问兵马俑的西方领导人。他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甚至令专家们惊叹。这种对中国的个人兴趣影响了法国的对华政策。”

“他与江泽民主席发展了非常亲密的个人关系,并于1999年邀请他到他的私人住所。在希拉克的任期内,两国关系强劲增长。”

“1997年,他们建立了21世纪的‘全球伙伴关系’,2004年该关系升级为‘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自那时以来,双方的关系不断得到定期更新。”

对于欧洲观察者而言,希拉克的遗产略显复杂。他因在重大问题上经常改变政治立场而被称为“风向标”(La Girouette)。

希拉克从欧元怀疑主义者转变为欧洲联邦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于1999年带领国家进入欧元区,并称这一货币“不仅仅是支付手段,还有象征性意义。通过它,欧洲人将会更强大,更团结。”

但他的权威和国内政治地位在2005年法国人民拒绝通过欧盟宪法提案的公投后受到了削弱。

更有甚者,他在2011年因在1970年代担任巴黎市长期间的腐败问题而被判处两年缓刑。

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出时,众多欧洲领导人纷纷致以热烈的悼念。

欧盟委员会的当选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她对“失去一位真正的领导人,一个伟大的欧洲人,以及一个激励了一代人的人感到痛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称他为“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和鼓舞人心的领导者,他不懈努力改善法国人民的生活,并建立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

谢菲联大学国际公共和政治传播硕士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比尔·卡迈克尔表示,希拉克的遗产虽显著,但并非没有缺陷。

他说:“我认为他将被视为一个缺乏深刻信念的政治变色龙。他成为欧盟一体化的捍卫者,但或许在推动法国人民接受这一进程时过于急功近利,间接导致了更加怀疑欧盟的国民阵线的崛起。”

“他还支持欧盟的剧烈扩张,而一些人则认为,这种扩张造成了现在依然存在的问题。不过,他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采取了强硬立场,而考虑到此后伊拉克的发展,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他的立场是有理由的。”

卡迪夫大学现代语言学院的戈登·卡明教授呼应了这种看法,认为希拉克是一位监督变革的政治家,但这些变革并不总是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他说:“希拉克最为人们所铭记的,可能是他反对伊拉克战争、恢复法国在南太平洋的核试验,以及愿意冒险的态度。”

“尤其是在2005年欧盟宪法票选中,这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赌博,最终并未如他所愿,尽管当时的许多迹象看似乐观,但最终正如前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后来的经历一样,欧盟公投并不容易获胜。”

希拉克在对中国诗歌和日本瓷器的热爱中所展现出的文化敏感性,同样反映在他对非洲的工作上。

他说:“他真正致力于海外发展、债务减免,也关注非洲艺术,这在他委托建立的巴黎布兰利桥博物馆中得到了体现。”

在巴黎,标志性的埃菲尔铁塔的灯光在周四晚上熄灭,以纪念这位城市前市长的逝世。但即便在他去世之后,希拉克为法中关系带来的温暖依旧在延续。

Maxime Chen

Maxime Chen is a veteran journalist whose work has consistently bridged the gap between France and China. His reporting not only informs but also fosters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between the Chinese-speaking community and the broader French society.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