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ifri.org/en/publications/publications-ifri/macrons-china-policy-dropping-illusions-and-bringing-back-realpolitik
随着对此次访问的合理预期,习近平于5月6日至7日的法国国事访问可以被视为成功——至少不是失败。
尽管此次访问在乌克兰问题或贸易争端等议题上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但对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对华政策上的转变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前的2023年4月,法国总统以积极的议程前往中国,以期在经历了三年的COVID-19疫情后重回双边关系的正轨。
除了乌克兰问题,此次访问的重点是经济合作,尽管法国最终签署的合同数量寥寥无几。
此外,马克龙与习近平的“友谊”在此行中被过度曝光,中国的宣传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返回法国的途中,马克龙做出了引发争议的言论,指责美国加剧了东亚的紧张局势,似乎无视了危机对法国利益可能带来的后果。
相较之下,今年的访问则展示出更加严肃的语调。
马克龙在与习近平的会晤中显得更加尊重和亲切,但与往年的过于友好和微笑相比显得相对疏离和直截了当,避免了任何有争议的发言或对法国的盟友和伙伴进行“友好火力”的言论。
此次访问的议程更侧重于政治,即使在处理经济问题时,也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
然而,马克龙仍邀请习近平访问他童年时光的地方——法国南部的比利牛斯山脉。
马克龙希望向习近平展示他重视与对方的高层对话,并对中国保持开放与建设性的态度,但在安全和经济方面,法国的利益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维护。
在乌克兰问题上,爱丽舍宫意外地保持了同样的矛盾目标:一方面说服习近平对普京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则试图威慑他不要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或直接军事援助。
更准确的分析表明,中国的主要利益在于避免卷入战争。
因此,中国不会帮助欧盟对抗其战略伙伴俄罗斯,也不太可能向普京提供武器,以面对西方的经济制裁。
在巴黎,习近平对欧洲方面试图将中国卷入战争的行为感到不满。
在爱丽舍宫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反对:“利用乌克兰危机来指责他国、抹黑第三国,开启新的冷战”。
这是比他在《费加罗报》中所写的社论更为强烈的措辞:“中国既不是危机的起因,也不是参与方。”
虽然中国没有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但法国不奢望认为中国对俄罗斯的整体经济支持对乌克兰战争努力至关重要。
法国总统和欧洲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呼吁中国减少向俄罗斯交付最終流向乌克兰战线的双重用途物资。
他们明确表示,这一行为正在影响欧盟与中国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至少支持马克龙提出的在今夏巴黎奥运会期间的停火提议。
他还同意在即将于几周后在中国会见普京之前,事先与法国总统进行协调。
这些措施的效果微弱,缺乏承诺,但至少中国似乎对巴黎的表态更加重视,表明乌克兰战争对欧盟安全构成了生存威胁,乌克兰绝不能失败。
因此在乌克兰问题上未能达成联合声明,然而在中东问题上却有一份相对有趣的联署声明,双方的共同立场更为清晰:保护平民,反对以色列在拉法的攻势和强迫平民迁移,立即停火,促进两国解决方案。
对贸易没有幻想
最显著的转变体现在马克龙与中国的经济双边关系上。
法国总统开始渐渐远离以往的合作和以商业为导向的政策,强调贸易、投资和市场准入的失衡,以及不公平竞争。
马克龙如今深知与中国之间需要形成经济力量的均衡。
虽然贸易战并非理想,但法国和欧盟必须做好准备,正在为此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