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307/1293625.shtml
2023年6月29日深夜,马赛发生了一起针对中国游客的袭击事件。乘坐旅游大巴的41名中国游客在前往当地酒店的途中,被一群身穿黑衣的暴徒围住。暴徒们用砖块砸碎了旅游巴士的挡风玻璃,引发了一场惊魂未定的噩梦。
来自中国的李女士向《环球时报》表示,她与母亲和小女儿坐在大巴的最后一排。当时,这辆大巴正从意大利驶向马赛。李女士说,她们在途经时就遭遇到了一群暴徒,导致大巴的风挡玻璃几乎被砸毁。
“我被碎玻璃划伤了后背,头发也被割破。幸运的是,我的女儿在我们的保护下没有受伤。然而,在这次袭击中,我们所遭受的心理创伤远比身体伤害更为深重。”李女士回忆道。
随着袭击的发生,李女士和其他游客充满恐惧,试图保护自己和家人。她说,有一名白人男子用砖头砸破了后门,企图闯入大巴,但随后被几名男游客阻挡住了。“我无法想象如果更多人涌上车,会发生什么。他们很可能会抢劫我们。”李女士说。
在等待警方到来的过程中,众人的恐慌与不安不断升级。可惜,警方出动的时间过于缓慢,令李女士感到无助。她表示,许多游客在袭击后的那个晚上都难以入睡,心理创伤导致他们心跳加速,甚至出现了几天的心悸。
原定的行程在这起事件后发生了变化,游客们都选择放弃在法国的行程,提前前往瑞士。旅游公司额外收取每人255欧元的现金,才勉强同意游客们提前出发。
“这是我第一次来法国和欧洲。我花了那么多钱,结果却是受伤、恐惧和被旅游公司勒索!”李女士愤愤不平地说。
在事件发生后,李女士对中国驻马赛总领事馆的协助表示感激。领事馆帮助他们报警并在袭击后与旅游团取得联系,确保每个人的安全。“我们在6月29日晚上10点40分接到来自中国游客的求助电话,立刻确认了他们的位置,并帮助他们报了警。”领事馆工作人员何帅告诉《环球时报》。
据李女士回忆,他们所遭遇的袭击突显了法国社会的安全问题。经过一次充满恐惧的经历后,她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的社会治安是多么的良好。
与此同时,在巴黎第十三区的中国商店们同样在骚乱中遭受了严重的威胁。第十三区是巴黎最大的华人聚居区,约有5万名华人居民生活在此。李女士表示,担忧蔓延到许多华人社区。
一名姓陈的华人反映,周六在选择区的商店窗户被打碎,街道上的车和摩托车被焚烧,令人心痛。“不过,警察反应很快,局势在过去的两天中明显改善。”
尽管骚乱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存在,很多商店选择提前关门,许多人用木板加固商店窗户来防止进一步的破坏。另一位住在巴黎的留学生余璇表示,街道上的气氛显著变化,商店早早关门,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也大幅缩短。
关于这场骚乱的起因,居住在巴黎的中国记者姚萌分析认为,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是与种族和移民问题密切相关的社会不平等,以及警察暴力引发的广泛抗议。“从27日的抗议开始,骚乱逐渐蔓延至全国,涉及到破坏、抢劫、纵火等行为。”
姚萌进一步指出,尤其是在像塞纳-圣但尼这样的敏感地区,长期以来积累的社会问题和不平等,在这次事件后更是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很多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开始通过暴力发泄。正是这些种族和社会问题,让骚乱蔓延到了其他城市。
“每当看到店铺被打破的情景,我都感到无比震惊。”余璇回忆道,“而警方的迅速反应让人感到稍微安心,但在这段时间内,很多人内心仍然充满恐惧。”
经过紧急的警方干预,骚乱的规模自7月1日起开始减小,虽然局部地区仍有 sporadic 的骚乱,但总体上治安有所改善。当地媒体报道,尽管暴力事件“有所减少”,但执法当局仍在继续抓捕全国各地的暴力嫌疑人。
在法国社会,李女士和她的家人希望能在今后的旅行中感到安全,而不是充满恐惧。回想起这段经历,她发觉去了法国的想法早已完全变质。“此刻,回到中国的感觉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