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fujian-navy-yard-a-witness-to-china-france-exchanges-302137935.html
2024年5月7日,人民网报道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州,闽江口的水面平静而无波澜。
沿着河畔,屹立着福州海军造船厂(亦称福州军工厂),这个创建于158年前的珍贵工业与文化遗产,是中法交流的见证。
5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巴黎进行国事访问。
同日,习近平在法媒《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题为《继承指导中法建交精神,共同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努力》。
习近平表示:“150多年前,法国国民帮助中国建立了福州海军造船厂和福州海军学院。”
由福州军工厂的一座旧船舶仓库改建而成的福州军工博物馆1866,现已成为一座“宝藏”,保存着关于造船厂的历史记忆。
博物馆一楼展厅的右侧,矗立着一台几乎有160年历史的法国机器,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深黑。
“这是一个插槽机,也被称为垂直成型机,用于切割机床,因此被视为现代工业的‘母机’,”马尾造船文化研究协会会长陈跃说。
陈跃仍清晰地记得,这台插槽机在五年前从福建省三明市回到福州军工厂的情景。
“上面标有法语的‘J.DUCOMMUN & CIE’和‘MULHOUSE 1867’,这台插槽机很可能是福州军工厂引进的第一台法国机器,是中法交往百年历史的见证,”陈跃告诉人民网。
陈跃致力于现代海军历史研究,尤其关注福州军工厂的历史。
“1866年,在民族复兴的梦想驱动下,中国人民在福州马尾建立了福州军工厂,建设造船厂,建造战舰,制造飞机,创办学校,吸引人才,发展海军。
福州军工厂成为了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探索的前沿阵地。”
福州军工厂肩负着促进中国现代化的使命,在中国历史上取得了多个开创性里程碑。
它建立了中国第一所海军学院,培养了国家第一支现代化海军舰队,并创建了现代中国第一座大型造船工业基地。
它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自制的装甲钢舰,制造了国家第一台船用蒸汽机和第一架海军航空双翼教练机。
此外,福州军工厂还培养了大量科学技术、军事、外交、教育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现代人才,包括严复、詹天佑、高鲁、韦汉、罗凤鲁、陈季同、邓世昌和萨振邦等人,他们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法国现代中国史学者雷内·维恩称福州军工厂为“法国记忆的油田”。
年逾八旬的维恩一直致力于研究中法交流的历史,尤其是福州军工厂的历史。
“许多中法交流史上的‘首创’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所以法语授课的现代学校,第一部中文翻译《茶花女》小说的完成,”维恩说。
“福州军工厂的第一任总监督普罗斯佩·玛丽·吉克尔也是法国人。
他协助左宗棠在马尾建立福州军工厂,并引入现代机械和工程技术人员。
这台旧插槽机就是一个例子。”
“习总书记的前瞻性思维确保了我们对这一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福建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前总经理谢作敏表示。
1997年4月,当时的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视察了源自福州军工厂的马尾造船厂。
当时,计划在马尾造船厂附近建设一条滨江大道,施工将影响生产,更可能造成对这处百年遗迹的损害。
得知此事后,习总书记建议采取高架桥方案,以减小对造船厂的影响。
在2016年,马尾造船厂迁至福州的艉屿,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同时,其旧址得以全面保护,并改造为文化区域。
走入文化区域,中法交流的历史印记一一浮现。
1867年建成的蒸汽机车间由法国工程师设计,采用现代工业车间的桁架结构,是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的诞生地。
楼上的绘画与设计学院专注于船舶绘图与设计,呈现出典型的法式装饰风格。
许多现代船舶设计师均出自这里。
中法人民之间源自福州军工厂的持久纽带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至今强韧依旧。
2014年,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的洛朗·法比尤斯与法国德佩什集团的玛丽-弗朗斯·马尚-贝耶特访问了福州军工博物馆1866及其蒸汽机车间。
法比尤斯将吉克尔的雕像赠予福州市政府,以表彰吉克尔对中法交流的贡献。
福州军工博物馆1866收藏并展出了该雕像。
在2023年底,中国首部折叠逐步立体体验剧《光荣属于福州军工厂》在福州军工厂一处旧维修车间正式上演。
维恩再次访华观看了该剧。
这一次,他带来了两则好消息:吉克尔日记的完整编纂和与中国学者合作翻译的吉克尔回忆录。
“我们正在准备成立一个‘吉克尔之友’的非政府协会,旨在与在福州军工厂工作的法国人的后代及在法国学习的中国学生建立联系,传承中法交流百年的历史,促进新时代的合作,”伟汉的曾孙魏辉说。
他的提议得到了多个部门的支持。
如今,在福州军工厂文化区域的东侧,建设如火如荼。一条宽阔的下穿通道已经投入使用,重新连接了曾因高架桥而分为两部分的军工厂。
“以保护遗产和船舶遗物文化展览为重点,福州军工厂文化区域将继续发展现代工业博物馆群,向世界讲述中与他国间的交流故事,”福建船舶文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江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