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article/2024/jul/04/french-elections-what-is-the-republican-front-and-will-it-head-off-national-rally
在法國的快閃大選中,瑪麗娜·勒龐的民族聯盟(RN)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了最多票數,這使得左翼和中間派政黨呼籲建立「共和前線」(front républicain),以對抗這個極右翼政黨,並督促選民進行抵制(faire barrage)。
這個術語及其做法在法國政治中已存在數十年,但其具體定義並不明確,而其策略也會因情況而異。在法國政治中,「共和前線」指的是幾個主流政黨及其選民共同努力,旨在縮減極右翼贏得選舉的機會。
在總統選舉的第二輪投票中,以及其他兩名候選人進入決賽階段的選舉中,未能晉級的政黨將要求他們的選民支持主流候選人。雖然選民遵循這一呼籲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他們通常還是選擇支持。當極右翼在三名候選人中占有有利位置時,「共和前線」的具體做法更加明確:第三名候選人可以達成共識,以便不分散反RN的選票。這種協議可以是地方性或全國性的,再次依賴選民的支持來促成其實行。無論他們的政治偏好如何,選民們都會被邀請以投票支持抵抗極右翼的候選人。
「共和前線」之所以被稱為如此,是因為RN被視為「反共和的」,因為其以法國為首的「國家偏好」在就業和福利方面的計劃,以及其一些反移民提案,被認為違反了平等的憲法原則。
「共和前線」首次出現於何時呢?
大多數歷史學家將其首次出現的時間定在1955年,那時四個中左派和中右派政黨聯合組成選舉協議,以擊敗皮埃爾·普賴德(Pierre Poujade)的民粹主義反稅、反現代化、反議會主義的商人和工匠保護聯盟(UDCA)。這一術語最早由《快報》(l’Express)雜誌的記者讓-雅克·塞爾萬-施賠(Jean-Jacques Servan-Schreiber)提出,隨後被《世界報》(Le Monde)引用。有趣的是,UDCA中一位較有影響力的成員就是瑪麗娜·勒龐的父親,讓-馬里·勒龐。
此後,「共和前線」的策略在政治上以不同形式被多次應用。
自1980年代以來,隨著RN(當時名為國家前線,FN)的支持率逐步上升,「共和前線」和抵制的做法在市政、部門、區域、國會和總統選舉中屢屢被使用。例如,在1985年的第二輪部門選舉中,時任總理米歇爾·羅卡(Michel Rocard)所在的社會黨(PS)呼籲發起「民主協議」,務求左翼選民通過支持主流中右派來阻止FN候選人。
「共和前線」的高峰期通常被認為是在2002年的總統選舉中,那次,國家前線領導人讓-馬里·勒龐意外地進入了第二輪比賽,讓社會黨總理利昂內爾·若斯潘(Lionel Jospin)出局。全國議會的每個政黨均呼籲其選民支持中右翼政黨UMP的候選人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他最終以82%的支持率贏得了連任。
然而,自2002年以來,「共和前線」並非每次都能奏效。
「共和前線」的效力逐漸減弱,尤其在2011年的地方選舉中,時任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呼籲其黨的選民在第二輪投票中選擇「既不投FN,也不投PS」,因為社會黨與極左派政黨結成了地方聯盟。在2017年總統選舉中,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與瑪麗娜·勒龐對決,只有九名候選人中有兩個黨派—社會黨(PS)和中右派的法國共和國(LR)—正式呼籲選民支持馬克龍。
在2022年總統選舉的第二輪中,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隨著RN在幾乎每次投票中支持率穩步上升,其他兩名極右翼候選人埃里克·澤穆爾(Éric Zemmour)和尼古拉·杜龐-阿尼昂(Nicolas Dupont-Aignan)則呼籲其選民支持勒龐。儘管敗選的中右、中左、綠黨和共產黨候選人都呼籲選民支持馬克龍,但極左派的尚未臣服法國(LFI)領袖讓-盧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則以微妙的不同方式呼籲他的支持者「投票反對RN」。馬克龍最終以58%的得票率勝出,遠遠低於希拉克的82%。在隨後的國會選舉中,總統的陣營重申了薩科齊的「既不……也不」的立場,拒絕在RN和包括LFI的左翼聯盟的二輪選舉中告訴選民該如何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