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2024奥运会开幕式上的LGBTQ+画面在中国引发关注

图片源于:https://edition.cnn.com/2024/07/30/china/china-lgbtq-community-celebrates-rare-scenes-paris-olympics-intl-hnk/index.html

香港CNN —

两名男子在巴黎的一座桥上亲吻。镜头随后跳转到一个房间里三人热情相拥,之后门关上。

这些画面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组织方法国在上周开幕式上向世界展示的场景。

在中国,这些画面成为LGBTQ+群体罕见的庆祝时刻。它们被中国国家广播公司直播到数亿个电视屏幕上,其内容未受通常屏蔽任何展示同性关系内容的审查的影响。

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对LGBTQ+运动进行了严厉打压,习近平推行了更为专制、社会保守和父权主义的国家愿景。

支持团体被迫解散,活动人士受到警方的骚扰,骄傲游行被取消,包含同性主题的电影和电视节目被禁止。

在这种严厉打压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同性恋者和变装皇后的画面出现在中国国家广播公司CCTV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中国社交网站微博上,“#巴黎开幕式真的很酷#”的话题在过去四天内获得超过6亿次的浏览。

26岁的肯·黄(Ken Huang),一名居住在北京的同性恋者表示,当画面出现时,他觉得“就像一个不现实的梦”。

“我首先大笑出声。我心想‘每个狗都有它的日子!’然后我迅速拍了张照片,发给正在观看直播的朋友们,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出去,”他说。

许多人对此表示惊讶。“那些没有熬夜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人错过了机会。他们错过了在CCTV上看到同性之吻和三人行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位来自上海的微博用户在开幕式直播期间写道。

在世界很多地方,仪式上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庆祝引发了争议和反对。

奥运会官员在周日为一个呈现变装皇后和跨性别模特,呼应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场景向基督教团体道了歉——尽管开幕式的导演表示著名壁画并不是该场景的灵感来源。

在中国,性少数群体依然面临广泛的歧视,并被统治的共产党视为潜在的政治和道德威胁,这引发了分裂的反应。

几小时内,关于开幕式的评论在中国流行的社交网站微博上迅速增加,有些人称赞法国的进步。

“在一个真正多元和包容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权自由探索和享受性,而不受社会禁忌和偏见的限制。这才是这一场景的真实意义,”一位拥有超过38万粉丝的热门用户 viết道。

但许多人则对他们眼中的性少数群体的美化表示反对。“LGBTQ+元素是所有失败中的失败。奥运会是竞技体育和展示体育精神的场所,然而,却在这里展示了这些妖魔鬼怪…受到各种奉承的鼓励,”这位同样拥有986,000名粉丝的人写道。

#巴黎开幕式真的很酷#

开幕式在周六开始的15个小时内一直是微博的热门话题。专家表示,这股热情的爆发可能是因为中国观众把这种情景视为一种新奇。

“由于中国大陆的法规,各种性别和性向的表现相对有限,”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副教授孫耀通(Suen Yiu-tung)表示。

他指出,观众可能会觉得这些在电视上直接呈现的LGBTQ+元素,尽管在其他地方相对常见,对他们来说却是相当陌生的。

孙称,中国的一些人渴望同样的进步。“能够在CCTV的直播中看到让无数保守人士感到不适的场景,看到不容沉默的女性主义,足以给灵魂带来瞬间的自由,”一位微博用户写道。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世界中,仍有法国人在高呼爱与自由。这就是法国混乱而美丽的艺术。”

对社会运动的打压

尽管非政府组织和活动家通过公共卫生运动推动了对性少数群体的公众认知的渐进性变化,但过去十年民间社会的空间急剧缩小,LGBTQ+团体面临更广泛的打压,这是批评者和学者指出的。

2020年,中国最长的庆祝活动上海骄傲不得不因当地政府的压力突然取消。

次年,该国最流行的消息应用微信关闭了数十个由大学生运营的LGBTQ+账户,这是该国数十年来针对性少数群体进行的最广泛、最有组织的审查行动之一。

国家审查也针对其他领域进行,例如禁止女性在电视上露出胸部的政策。中国最高媒体监管机构在2016年发布新指南,禁止推广“西方生活方式”的电视节目。

孙解释称,反对意见部分是由于北京的运动,试图将多样化的性别与性向表现描述为“外国的”。

“这些西方理念并不是先进的,而是落后的,”一位微博用户在周日写道,抱怨法国“强迫”观众接受多样性这样的理念。

其他用户则对开幕式如何成功躲避中国严格审查感到震惊,这使国家广播公司陷入尴尬。

网友创建了#CCTV的解说员沉默了#的话题,因为提供现场分析的评论员在播放LGBTQ+场景时突然停止了。

“这很可能是CCTV有史以来最突破边界的直播,”一位用户在微博上评论道。

Nathalie Wei

Nathalie Wei's journalism is driven by her curiosity and her desire to effect positive change. Her articles are a testament to her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her ability to convey complex ideas with clarity and empathy to the French audienc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