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courthousenews.com/frances-fractured-left-seeks-unity-against-bayrous-rightward-lean-on-immigration/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巴伊鲁(François Bayrou)在担任这个职务的短短两个月内,成功抵御了第六次不信任动议,这一次的动议是由社会党发起的。
专家们认为,此次动议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并几乎没有实际通过的可能性,它只是又一次显示出两派政客如何利用移民问题推动他们的政治议程。
左翼立法者指责巴伊鲁向极右翼靠拢,这一切源于他提到法国移民形势时所说的“淹没感”。
更广泛地说,他们认为巴伊鲁的政府正在向极右翼国民联盟(National Rally)作出前所未有的让步,该联盟由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领导。
“移民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政治或选举的工具……我们知道这次不信任动议几乎没有导致推翻政府的风险,”巴黎奥尔良大学的历史学家兼政治学家皮埃尔·阿洛朗(Pierre Allorant)在接受《法院新闻》采访时表示。
“社会党及其盟友,尤其是社会党,想要向其选民求得原谅,因为他们在最重要的预算法案中未能投票五次:国家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
近几个月来,法国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New Popular Front)的内部矛盾愈发显著,由共产党、绿党、社会党和极左派“法国不屈服”(La France Insoumise)组成的联盟,似乎正面临进一步的分裂。
虽然让-吕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完全否定了社会党,但绿党也对社会党偏向极右翼表示批评。
“社会党……正在试图得到宽恕,”阿洛朗补充道。
“他们试图重塑自身形象,使自己在与政府的对抗中代表左翼在理念和价值上的立场,但实际上并不希望推翻政府。”
移民问题在法国被政治化已有数十年,阿洛朗和社会学家米歇尔·维维尔卡(Michel Wieviorka)将这种现象归因于让-玛丽·勒庞(Jean-Marie Le Pen),即玛丽娜·勒庞的已故父亲。
勒庞老是在七十年代成立了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这一党派现已更名为国民联盟(National Rally),他以带有排外主义的论调和反移民情绪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平台,在法国民众心中留下了恶名。
维维尔卡表示:“自从我们称之为‘辉煌的年代结束’(Trende Glorieuses)后,移民问题在法国就成了一个长期的话题,这段时期是指战后从1945年到1975年,当时我们需要移民来充实劳动力。”
“正是在那个时候,这个主题变得重要,1983年让-玛丽·勒庞在其选举活动中就开始利用移民问题。”
在维维尔卡看来,如今极右翼的移民话题服务于多重目的。
首先,这让政治人物能在经济、社会或生态问题上更加明确地定位自己。
诸如极右翼使用这种方式来将左翼置于被动,迫使其面对一个明确的立场,而左翼在应对这一挑战上表现得相对乏力。
“对于左翼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幸的局面,因为我对左翼的方向是相对支持的,但在这一主题上,它显得非常尴尬,无法提出明确而平衡的言论。”
维维尔卡表示:“而且左翼在一种缺乏细致的激进主义和缺乏其他性质提案之间徘徊,因此左翼……处于被动。”
根据法国内政部的数据,2024年法国居留许可的发放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大约2%,主要是经济和学生签证。
这些数据显示,移民数量并没有像极右翼所宣称的那样大幅增加。
“这是一个非常意识形态化的主题,这是右翼通过系统性地夸大数字,来利用的一个主题,尽管真实的数据仍然可得,”维维尔卡说。
“这是一个利用恐惧、仇恨及人们对现实无知的主题。”
巴伊鲁最近提到的“淹没感”这一说法正好支持了这一观点。
维维尔卡解释说:“这是一种有趣的表达方式;他没有说这是一个现实,而是说这是一个感觉。”
“因此,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右派和极右派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