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在法国的居住选择:巴黎和南部地区备受青睐

图片源于:https://www.connexionfrance.com/news/how-many-americans-live-in-paris-and-where-else-are-they-choosing-in-france/720266

根据法国官方统计机构Insee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巴黎地区是移居法国美国人的首选地,而法国南部的地区也颇受欢迎。

这些详细数据于2024年6月发布,使用的是2021年的行政数据,显示近一半(46.6%)的美国国籍人士居住在法兰西岛地区。

法兰西岛地区围绕巴黎展开,是法国本土最小但人口最多的地区。

法兰西岛地区分为八个部门:

巴黎(75) – 8,474名美国居民

上塞纳(92) – 1,619名

伊夫林(78) – 1,169名

瓦尔德马恩(94) – 912名

圣圣丹尼斯(93) – 534名

塞纳和马恩(77) – 466名

埃松(91) – 447名

瓦尔德瓦兹(95) – 394名

这意味着法兰西岛地区60.4%的美国人居住在巴黎,超过四分之一(28.2%)的法国美国人居住在首都。

相比之下,仅有5%的英国国籍人士选择在巴黎生活,英国人更倾向于选择新阿基坦地区。

美国人对于法国南部的热爱同样明显。

根据Insee的报告,2021年在法国其他地区居住的美国人数量也可以进行统计:

法兰西岛 – 14,015名美国居民

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 – 3,133名

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 – 2,847名

奥克西塔尼 – 2,694名

新阿基坦 – 1,977名

大东部 – 1,280名

上法兰西 – 809名

布列塔尼 – 782名

卢瓦尔河地区 – 686名

诺曼底 – 629名

中央-瓦尔德卢瓦尔 – 621名

勃艮第-弗朗什-孔泰 – 572名

2021年,法国城市统计数据显示,总共有30,102名美国人被官方记录为居住在法国本土,其中男性13,230名,女性16,872名。

需要注意的是,Insee在居民的国籍分类中并不包括已经获得法国国籍的个人。

虽然绝大多数美国人选择在巴黎及周边地区居住,但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受美国国籍人士欢迎的目的地则是法国南部和东南部的地区。

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

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地区有10.4%的所有美国人居住在这里。

这是法国第三大地区,也是人口第二多的地区,仅次于法兰西岛。

主要城市包括里昂、格勒诺布尔、圣艾蒂安和安纳西。

在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地区,受美国人欢迎的部门是罗纳,居住着超过四分之一(27.6%)的该地区美国人。

里昂位于罗纳部门,Insee数据显示在这座城市中居住着554名美国国民。

与里昂接壤的艾恩地区在2021年有637名美国居民。

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地区美国居民的具体数据如下:

罗纳(69) – 865名美国居民

艾恩(01) – 637名

上萨瓦(74) – 499名

伊泽尔(38) – 445名

普伊德多姆(63) – 189名

德罗姆(26)- 114名

卢瓦尔(42) – 84名

该地区其余五个部门的美国国籍人士没有具体数据。

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

9.4%的所有法国美国人住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地区。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马赛、尼斯、土伦和艾克斯-普罗旺斯,均位于法国南部海岸。

据报道,该地区的美国居民数量,特别是在尼斯,自2021年以来已进一步增加。

2024年,Côte d’Azur France Tourisme记录了620,000次美国游客在该地区酒店的入住,这吸引了喜欢新鲜食品、艺术博物馆及美国与该地区之间历史联系的美国游客。

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各部门美国居民的具体数据如下:

阿尔卑斯-海茨(06) – 1,081名美国居民

布什-德罗讷(13) – 942名

瓦尔(83) – 346名

沃克吕兹(84) – 328名

阿尔卑斯-上普罗旺斯(04)和上阿尔卑斯(05)没有具体数据。

阿尔卑斯-海茨部门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地区美国居民的主要聚集地,约38%的美国居民在此定居。

该部门位于意大利边境和地中海海岸,包括尼斯、格拉斯、戛纳和安提布等城市。

布什-德罗讷同样受欢迎,三分之一(33.1%)该地区的美国人居住于此。

该部门包括马赛和艾克斯-普罗旺斯等城市。

Elodie Tan

Elodie Tan is a rising star in journalism, known for her vibrant writing style and her dedication to social justice. Her work often highlights the intersectionality of the Chinese-French identity, providing insightful commentary on current events and cultural trend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