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euronews.com/my-europe/2025/04/24/beijing-offers-to-lift-sanctions-on-meps-hoping-to-revive-eu-china-investment-deal
欧洲议会与中国在解除北京于2021年对少数立法者实施的报复性制裁方面 “进入最后阶段 “,这一备受争议的举动导致了一项高风险投资协议的破裂。
此次举动是在越来越多的关于欧盟与中国关系即将重启的猜测中出现的,这一变化是受到唐纳德·特朗普政策的推动,这些政策使得盟友和对手之间的关系紧张,促使各国争相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与中国当局的讨论仍在继续,已进入最后阶段,”欧洲议会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欧洲议会一直希望解除制裁,恢复与中国的关系。”
欧洲议会主席罗伯塔·梅佐拉正在领导谈判,并将在中国当局正式确认解除制裁后,通知各政治集团的领导人。
中国驻欧盟使团尚未立即回复置评请求。
政治争议的起源可追溯到2021年3月,当时27个成员国一致决定对四名中国官员及一个实体实施制裁,原因是它们被指控在新疆地区对维吾尔穆斯林少数群体实施人权侵犯。
北京对此采取了报复性措施,针对包括五名欧洲议会议员在内的十名欧洲个人和四个实体实施限制。
这些被中国制裁的欧洲议会议员被特别选中,原因是他们在欧中关系及外国干预方面的工作。
目前,迈克尔·加勒(德国/欧洲人民党)、拉斐尔·格鲁克斯曼(法国/社会民主党)、伊尔汉·库丘克(保加利亚/更新欧洲)和米里亚姆·莱克斯曼(斯洛伐克/欧洲人民党)仍在任,而雷因哈德·布蒂科费尔(德国/绿党)则于去年离开了议会。
被中国列入黑名单的实体包括欧洲议会的人权小组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的政治和安全委员会(PSC)。
目前不清楚梅佐拉领导的讨论是否旨在解除所有制裁,还是仅限于针对在任的欧洲议会议员。
争议协议
中国对民选立法者的制裁引发布鲁塞尔及整个欧盟的强烈反应。
在报复几个月后,欧洲议会几乎全体投票决定冻结对欧盟与中国于2020年底宣布的全面投资协议(CAI)的批准。
该协议仅达成原则性一致,旨在为欧盟投资者打开市场准入,并确保欧盟公司在中国运营时获得更公平的对待。
该文本是基于缓解长期摩擦点的承诺,包括国有企业、工业补贴及强制技术转让。
尽管最初被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仍因批评者认为对劳动权利的条款不足而受到迅速批评。
国际组织和媒体详细报道了在新疆的大规模拘留营内存在的强制劳动和政治意识形态灌输政策。
这些设施遭到酷刑、失踪、强制绝育和性暴力的指控。
在2021年的争议后,CAI被布鲁塞尔放弃,并未重新回到讨论桌上,尽管北京多次试图恢复该协议。
自签署以来,由于严格的法规、政府压力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国对外资公司市场的准入变得愈加限制,导致投资流和商业信心急剧下降。
针对是否可借此外交接触为协议复苏提供理由,欧盟委员会避免进行推测。
“我们会在那时再考虑这个问题,”委员会发言人在周四表示。
面对特朗普的惩罚性关税,布鲁塞尔加强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接触,诸如加拿大、挪威、冰岛、新西兰和阿联酋,以巩固替代的商业路线,为欧盟出口商提供支持。
本月早些时候,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与中国总理李强进行了电话通话,进一步引发了在多年对抗之后关系重启的讨论。
李的办公室发布的通报明显乐观,强调了双边关系 “稳定增长的势头 “。
自那以后,委员会试图平衡这种乐观,指出北京对莫斯科的持续支持以及中国可能因美国高额关税而无法出售的廉价商品涌入欧洲市场的风险。
欧盟与中国关系的恢复可能会破坏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妥协的希望,而特朗普政府对北京采取强硬立场。
然而,布鲁塞尔明确表示,欧盟不会以此作为获得特朗普关税宽免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