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长马克龙出席印度洋委员会峰会,强调印度洋地区的战略重要性

图片源于:https://thediplomat.com/2025/05/france-in-the-indian-ocean-navigating-national-imperatives-and-regional-ambitions/

2025年4月24日,毛里求斯总理纳文·拉姆古拉姆、科摩罗总统阿扎利·阿苏马尼、马达加斯加总统安德里·拉若利纳、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及塞舌尔总统瓦维尔·拉姆卡拉万出席了第五届印度洋委员会峰会。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4月21日至25日进行了一次印度洋地区的巡访,期间停留在马约特、留尼旺及马达加斯加。

此次访问彰显了印度洋对法国更广泛印太战略的重要性。

从自然灾害到主权争端,巴黎在印度洋地区面临的挑战在地方动态与更广泛的地缘政治雄心的交汇处,显示了国家和区域利益的紧密相互关联。

法国作为印度洋地区的常驻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7世纪以来,一直在该地区保持持续存在,控制着包括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科摩罗、塞舌尔及印度的珊瑚岛等多个岛屿领土。

尽管这些领土大部分在20世纪获得独立,但法国依然保留对包括留尼旺、马约特、散落岛屿(包括特罗梅林、胡安·德诺瓦、巴萨斯·达印第安、欧洲及格罗里欧斯岛)及亚南极洲岛屿(包括克罗泽、凯尔格伦、圣保罗及阿姆斯特丹)等关键领土的主权。

这些领土合计约占法国的专属经济区(EEZ)约260万平方公里,占法国EEZ的25%,后者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除了海外主权领土外,法国还在吉布提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维持军基地,依据双边协议开展军事合作。

印度洋对法国既具有战略又具有经济重要性,大约50%的全球贸易通过其海上航道,法国的EEZ内还蕴藏了大量自然资源,包括莫桑比克海峡的碳氢化合物和亚南极海底的多金属结核。

安全挑战如东非的恐怖主义和大国竞争(以中国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为例)促使法国增强其军事姿态,至今在印度洋常驻部署3700名军队、海军力量及作战飞机。

因此,印度洋是法国更广泛印太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反映了其作为一个可信的区域大国的雄心。

在此次访问中,马克龙还不得不面对其主权领土内紧迫的国内挑战,突显了法国全球战略野心与海外领土的现实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近年来,法国在印度洋的两个永久有人居住的海外领土——马约特和留尼旺,面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与社会危机,暴露出这些地方的经济和社会脆弱性。

2024年12月,气旋奇多袭击了马约特,风速超过220公里/小时,造成40人死亡,损失高达35亿欧元。

这场风暴加剧了原有的结构性脆弱性问题,如失控的移民潮、不安全的住房、缺乏卫生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压力等。

超过15000户家庭失去了电力和网络连接,而整座岛屿面临水资源短缺。

两个月后,气旋加朗斯袭击了留尼旺,造成2.5亿欧元的损失,主要集中在农业部门。

这场风暴削弱了当地提升粮食主权的努力,这是在即将召开的印度洋委员会峰会前的一个核心问题。

与此同时,留尼旺还在与登革热暴发作斗争,感染人数接近10万人,造成 six人死亡。

这一蚊虫传播的疾病的复发引发了公众的担忧,而这座岛屿已在2005至2006年间经历了严重疫情的重创。

作为回应,法国总统宣布了一系列财政支持措施,包括对马约特的30亿欧元重建与发展计划。

然而,地方官员的反应反映出对长期投入不足的挫败感。

在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中,马克龙的访问因其需飞往马达加斯加参加印度洋委员会第五次峰会而匆匆结束。

除了紧张的国内背景之外,法国在印度洋的存在继续因一些有争议的领土争端而与邻国产生地缘政治摩擦。

最持久的争端是关于马约特的,科摩罗声称这是其主权领土。

从邻近的安茹昂岛(距离马约特约70公里)非法移民的涌入,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定、民族间紧张及日益增长的不安全感。

在马约特260,000总人口中,近一半都是外籍人士。

另一个领土争议涉及散落岛屿,法国在该地区的管理权遭到马达加斯加(对欧罗巴、格罗里欧斯及胡安·德诺瓦岛自1973年起)及毛里求斯(对特罗梅林自1976年起)质疑。

根据这些领土争端,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与科摩罗得到了联合国大会、非洲联盟和俄罗斯的支持。

这些争端的未解决性质使法国在定位自身为区域合作和合法行为者的努力中遭遇困难。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巴黎寻求加强其海外领土的区域一体化,并巩固其在印度洋作为常驻大国的地位。

法国借助其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与印度的合作,加大了多边参与,成为印度洋环组织的全权成员,并积极参加和主办如印度洋海军研讨会等区域论坛。

例如,查尔斯·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的定期军事部署进一步彰显了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公信力。

法国外交希望借助马克龙参与4月24日在马达加斯加举行的第五届IOC峰会,推动区域一体化举措。

印度洋委员会涵盖毛里求斯、塞舌尔、科摩罗、马达加斯加和留尼旺(但不包括马约特),是法国最大的财政贡献者,为解决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然而,外交努力的欢迎程度反应不一。

马克龙公开倡导将马约特纳入印度洋委员会的主张引起了科摩罗总统阿扎利·阿苏马尼的激烈反对。

关于散落岛屿的争端,法国和安塔那那利佛之间的外交关系仍然敏感,但已见到适度进展。

在多年停滞后,法马两国双边委员会计划于6月在巴黎重新召开,旨在探索发展的联合机会与合作。

总之,国家与区域利益在法国的印度洋战略中紧密交织。

法国在满足其主权领土内的地方必须面对的要求的同时,保持积极的外交政策,以实现区域一体化。

马克龙的简短访问重申了法国对该地区的承诺,但受限于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访问的范围受到限制。

象征性地,这一行程在总统不得不因参加教皇弗朗西斯的葬礼而取消最终停留在毛里求斯时匆匆结束。

Chloe Zhou

Chloe Zhou is a seasoned journalist, known for her in-depth analyses and compelling narratives. With a keen eye for detail and a multilingual approach, she covers everything from local events to international affairs, always with the goal of informing and engag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Franc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