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光之节点亮城市,人工智能与历史交织

图片源于:https://www.euronews.com/culture/2023/12/08/a-moment-of-conviviality-lyon-shines-brightly-in-centuries-old-light-festival

里昂一年一度的光之节(Fête des Lumières)包括艺术家在城市步行区展示的璀璨灯光作品。

在里昂历史悠久的市政厅旁的广场上,数百人聚集在一起,等待这一盛大的光之节倒计时的开始。

这一传统活动包括32个灯光装置和表演,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大片区域被步行化,以便观众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作品。

在今年的表演中,有巨大的泡泡装置带来沉浸式体验,有用镜面亮片制成的太阳和月亮供人思考,还有巨型万花筒,以及照射在树木上的灯光,反映自然的美丽。

在寒风中,民众手握热红酒,观看由吕米埃兄弟拍摄的早期电影场景,影片配乐由法国音乐家Rone创作,观众们惊叹地欣赏这场展示,影片将电影的发明与人工智能未来可能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对比。

39岁的里昂居民贝努瓦·杜皮(Benoit Dupuy)告诉欧盟新闻(Euronews),使用人工智能创造美丽的作品是个好主意,他表示这很酷。

36岁的里昂居民安德森·克拉克(Anderson Clarque)则补充道,”去年他们已经利用人工智能让我们身后的美术博物馆的画作‘歌唱’,而今年他们再次使用人工智能展示吕米埃兄弟的遗产,这非常美丽。”

这次展览的一句标语写道:“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催生一种新艺术形式。随着生成性人工智能的民主化,谁将成为新的愿景者?”

“走向民众”是本次节日的主题。

艺术节的艺术总监朱利安·帕维拉(Julien Pavillard)告诉欧盟新闻,这次光之节的扩展到市中心以外也十分重要,其中一个装置还吸引了居民参与。

“对我们而言,能够让人们来到市中心观看光之节,但同时也能走向居民,向他们传播这一文化的意义非常重要,”帕维拉说。

本次展览的一位艺术家菲利普·杜博斯(Philippe Dubost)表示,该作品是与400名居民共同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社区的历史和人们的日常活动。

法国歌手和演员菲利普·卡特林(Philippe Katerine)则创作了一家“可爱”的雕像家族,展示于里昂的一座公园内。

“这些是无法交流的雕刻生物,能够被人们看到也很重要:这意味着会有很多人观察这些角色,他们也与光和音乐互动,想法是通过这些元素,他们终于能‘说话’,”他告诉欧盟新闻。

光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里昂第二大学的历史学家菲利普·马丁(Philippe Martin)对欧盟新闻解释说,早在12世纪,里昂的一个山丘上建造了一座圣殿,基督教圣母玛利亚是其中的主保圣人。

1643年,当瘟疫在法国南部蔓延时,里昂的领导者发誓如果城市得以幸免,他们将前往山丘向“圣母玛利亚”致敬。

1850年,宗教领袖们发起了一项竞赛,旨在为城市的福尔维埃山(Fourvière)创建一座玛利亚雕像。

“事情进展顺利,最终我们选择了一座将于1852年9月8日安装的雕像,然而,1852年9月8日,索恩河发生严重洪水,无法前往福尔维埃山,”马丁说。

他们决定等到12月8日,这一天恰逢天主教的无原罪圣母节,但又一次遭受洪水困扰。

当雨水停歇时,“人们欢呼雀跃,整夜跳舞并点燃小蜡烛。”

如今,每年在同一天,里昂的人们会在窗台上放置蜡烛,并举行登山向福尔维埃致敬的游行。

城市在1989年将其转变为世俗的节日庆祝,每年的活动持续四天,从1999年开始吸引了超过二百万游客。

马丁表示:“在这一庆典中,总有宗教和节日的维度,而在我们宗教重要性逐渐减弱的社会中,节日的维度仍然非常重要。”

里昂的光之节在12月7日至10日举行。

Elodie Tan

Elodie Tan is a rising star in journalism, known for her vibrant writing style and her dedication to social justice. Her work often highlights the intersectionality of the Chinese-French identity, providing insightful commentary on current events and cultural trend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