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艺术周:苏富比与佳士得现代及当代艺术拍卖取得佳绩

图片源于:https://observer.com/2024/10/christies-sothebys-parisian-sales-paris-art-week/

与巴黎艺术周同步,苏富比和佳士得在法国首都举办了现代和当代艺术拍卖,继续发展近年来形成的策略。

这种做法将伦敦和巴黎的拍卖与各自的艺术周关联起来,二者的选品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各自城市独特的艺术场景和机构编程。

得益于这一动力,苏富比在圣奥诺雷的新奢华场地更是增添了兴奋感,其现代艺术「Modernités」和「超现实主义及其遗产」拍卖超出预售估计,总额达到6000万欧元(6500万美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月18日的「超现实主义与其遗产」拍卖在庆祝该运动周年之际,展出了多件重要艺术家的杰作,这一时机也与蓬皮杜中心的大型调查展相吻合。

此次拍卖为众多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创下了新的巴黎拍卖记录;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的《冥想玫瑰》以390万欧元(420万美元)成交,几乎是其预估售价70万到100万欧元的四倍。

拍卖上也显示出对雷尼·马格里特(René Magritte)的梦幻和先锋艺术持续的关注。

他的《事物的课程》以380万欧元(420万美元)成交,售价接近其350万至450万欧元的估价。

与此同期,马格里特的《牛头人》(Minotaure)以120万欧元成交,而《火灾》(L’Incendie)以318万欧元成交。

其他的亮点包括美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凯·萨奇(Kay Sage)的《其他答案》,以预估价30万至50万欧元的三倍成交,最终售出100万欧元(110万美元)。

简·格拉沃尔(Jane Graverol)的《La Frôleuse》以576,000欧元(625,651美元)成交,胡安·米罗(Joan Miró)的《女性》以200万欧元(220万美元)的价格翻倍成交,而曼·雷(Man Ray)的《人物(坐着的女性)》以170万欧元(190万美元)成交,超过了其100万到150万欧元的预估价。

弗朗蒂塞克·穆齐卡(František Muzika)的《幼虫八号》(Larva VIII)以24万欧元(260,688美元)成交,为其在法国创下的新纪录。

苏富比还确认了对女性艺术家,尤其是超现实主义运动哈的关注持续增长,

多萝西娅·坦宁(Dorothea Tanning)的《我美丽的鬼屋》以132,000欧元(143,378美元)成交,三倍于预估价,而莱奥诺尔·菲尼(Leonor Fini)的《绝对芭蕾舞女演员/观察的课程(Les leçons)》以360,000欧元(391,032美元)成交,超过150,000至200,000欧元的估价。

苏富比的新地段的首次拍卖于10月21日继续进行,现代艺术拍卖获得了361万欧元(392万美元)的佳绩,

取得了24,800-39,200万欧元的预估,出售率高达90%。

其中,拍卖中创下了巴黎拍卖中雷诺阿(Renoir)作品第二高价的新纪录,该幅被归还的画作《凯拉提德(1909)》在法国国有收藏中被保留多年后回归,最终以192万欧元(200万美元)成交,接近其百万欧元至150万欧元的估价。

一件由卢西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创作的稀有陶瓷作品《面具》以220万欧元(230万美元)成交,售价是其预估售价50万至70万欧元的三倍,创造了丰塔纳在巴黎的最高拍卖价格。

另一件丰塔纳的陶瓷作品同样表现良好,以190万欧元成交。

与此同时,阿利格里奥·博埃提(Alighiero Boetti)作为“贫穷艺术”(Arte Povera)中市场最成功的艺术家之一,持续受到关注,目前他的作品在皮诺特基金会展出。

他的1983至1984年的作品《地图》以190万欧元(210万美元)成交,超出其预估的高价,体现出与两年前相比其市场价值显著上升。

佳士得在巴黎拍卖周期间同样交出了强劲的业绩, 共计达到9060万欧元,涵盖了超现实主义和20/21世纪艺术。

该行的周拍卖于10月17日开始,出售了丹纽特和阿兰·马拉尔特(Danute and Alain Mallart)收藏, 总计1360万欧元(1480万美元),售出率高达87%,50%的拍品超过其高预估价。

在过去三十年里,这对夫妇收藏了大量现代和当代艺术与设计作品,受布鲁塞尔、巴黎和维尔纽斯艺术场景的启发, 它们有着他们在这些地方的居所。

该次拍卖中还包括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和尼基·德·圣法尔(Niki de Saint Phalle)等著名作品,尤其是一幅艾尔·阿纳斯图伊(El Anatsui)创作的作品《宝宝的床单》以819,000欧元成交。

此次拍卖的最高拍品是玛琳·迪乌马(Marlene Dumas)的《羽毛披肩》(2000),该作品出自她基于阿姆斯特丹性工作者照片创作的“脱衣女孩”系列,成交价为167,3500欧元。

其他强劲表现的作品包括安东尼·戈姆利(Antony Gormley)的《站立物体XXXI》,以693,000欧元成交,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诺亚》(Noah)以529,200欧元成交,艾尔温·威尔姆(Erwin Wurm)的一件雕塑以52,000欧元成交,还有一件高桥弘延(Takashi Murakami)的早期作品以189,000欧元成交。

汤姆·维塞尔曼(Tom Wesselmann)在路易·维登基金会的“流行永恒(Pop Forever)”展览后保持了火爆的表现,《抽烟者之研究#26》和《钢铁素描/莫妮卡裸体(黑色变体#2)》分别以138,200欧元和201,600欧元成交。

不过,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的一幅画作未能售出,尽管其预估价为80,000-120,000欧元,而罗伯特·劳申伯格(Rauschenberg)的一件大型铜质丝网印刷作品,则以781,000美元成交,向达利致敬。

在继续进行的20世纪和21世纪艺术拍卖中,佳士得分别于10月18和19日合计收入79,200,000欧元(86,000,000美元), 此次拍卖的每件拍品91%成交率,98%的成交总额。

尽管印象派的结果不错,甚至比香港或纽约的拍卖更好,但未能达到过去几年的水平,这可能标志着品味的世代转变。

在费利克斯·瓦洛顿(Félix Vallotton)的《大树》以504,000欧元成交,其《披红色的女性肖像》以554,400欧元成交,显示出水不错的竞标,其积极的成果继续延续。

苏珊娜·瓦拉东(Suzanne Valadon)的《生活的快乐》超出预估价,成交302,400欧元。

在当代作品方面,平塚康夫(Kazuo Shiraga)的《降魔》(Gouma)作为此次拍卖的领军之作,售价达945,000欧元,几乎是高估价的两倍,而安塞尔姆·基弗的《忧郁》(Melancholia)则以277,200欧元成交,甚至是预估价的三倍,而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的作品则以378,000欧元获取双倍成交。

佳士得的战后意大利艺术拍卖,名为《意大利思考》(Thinking Italian),近年来已从伦敦迁至巴黎,并取得良好的结果。

卢西奥·丰塔纳的《空间概念,期待(Concetto Spaziale, Attese)》领衔该拍卖,以367万欧元成交,接着是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的《无色之物(Achrome)》以294.4万欧元成交。

阿纳尔多·波莫多罗(Arnaldo Pomodoro)的《球与球》(Sfera con sfera)成交478,800欧元,而多梅尼科·诺利(Domenico Gnoli)的《红色礼服》 realizied €1,068,500。

随着皮诺特的“贫穷艺术”展览的势头,运动的关键人物频繁获得强劲的成果:朱塞佩·佩农(Giuseppe Penone)的《石墨皮肤(深色)》与《石墨皮肤(浅色)》分别以163,800和119,700欧元售出,而朱利奥·保利尼(Giulio Paolini)的概念摄影《劳伦斯·邓达斯与他的孙子》(Sir Lawrence Dundas with His Grandson)也以100,800欧元获得成交,尽管他的市场通常较具区域性。

恩里科·卡斯特拉尼(Enrico Castellani)的黑白银色双联画在预估范围内以504,000欧元成交,马里奥·斯基法诺(Mario Schifano)的极简黑白《招牌》取得661,500欧元。

《意大利思考》今年还在《先锋(Avant-Garde)》,一场专注于开创性艺术家的拍卖中展出,该场拍卖以98%的成交率和15件作品成交超过100万欧元为特色。

在顶级拍品中,赵无极(Zao Wou-Ki)的《24.05.65》达到4772696美元,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和尼古拉·德·斯塔尔(Nicolas de Staël)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分别以430万欧元和258.1万欧元成交。

弗朗西斯·皮卡比亚(Francis Picabia)1928年的一件作品《梅尔特》(Myrte)成交173.4万欧元。

来自西蒙娜·汉泰(Simone Hantaï)、罗伯托·马塔(Roberto Matta)和克劳·诗山(Kazuo Shiraga)的作品则已在预估范围内成交,反映出他们市场的持续稳定。

总体而言,巴黎的拍卖再一次证明围绕巴黎巴塞尔艺术展的兴奋确实激发了集体的兴趣,吸引了更多的国际买家参加城市的秋季拍卖。

尽管整体市场出现下滑,尤其是在欧洲,但结果仍然稳固,反映出收藏家们的强劲参与度。

Nathalie Wei

Nathalie Wei's journalism is driven by her curiosity and her desire to effect positive change. Her articles are a testament to her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her ability to convey complex ideas with clarity and empathy to the French audienc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