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举行第三届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印度总理莫迪共同主持

图片源于: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business/modi-paris-ai-summit-what-to-expect-china-deepseek-9827384/

法国巴黎将成为人工智能(AI)辩论的中心,第三届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正式拉开帷幕。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将共同主持巴黎峰会。

这是围绕人工智能治理的一系列全球对话中的最新一次,前两届峰会于2023年在英国举行,去年在韩国首尔举行了一个较小的聚会。

本次为期两天的巴黎峰会于周一开始,旨在实现三个主要目标:为各类用户提供独立、安全和可靠的人工智能;开发更环保的人工智能;确保有效和包容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

此次峰会将重点关注五个主要主题,包括公共服务AI、未来工作、创新与文化、对AI的信任以及AI的全球治理。

预计峰会将宣布一个关键成果——一个关注公众利益的基础,旨在满足全球南方国家的需求。印度快报曾早前报道过这一消息。

尽管布莱奇利峰会专注于关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末日”担忧的辩论,并最终导致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所有25个国家签署了布莱奇利人工智能安全声明,但去年5月的首尔峰会则看到了16家顶级人工智能公司自愿承诺以透明的方式开发人工智能。

相比于2023年在英国首届峰会,本届峰会有一个重大不同之处:那就是中国和来自中国的低成本模型DeepSeek,该模型挑战了此前由美国主导的人工智能领域。

到目前为止,像OpenAI、微软和谷歌等美国公司一直在设定人工智能领域的叙事——它们拥有另一家美国公司英伟达生产的最先进硬件的访问权,以及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

然而,今年早些时候,当一家中国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DeepSeek作为一个开源模型时,世界开始注意到这一点。

这有几个关键原因。

不仅DeepSeek在多个参数上与OpenAI最新模型竞争,而且它的训练成本约为600万美元,而由于制裁限制,它对最先进硬件的访问非常有限,这一成本远低于OpenAI训练其模型所需的费用。

此外,DeepSeek是开源的,与OpenAI的模型不同,这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基于前者构建,这引发了对OpenAI竞争优势可能面临风险的担忧。

这种氛围也能从与会嘉宾名单中看出。

美国副总统JD Vance将出席此次峰会,这是他上任后的首次正式国外访问,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和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等人也将出席。同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派遣特别代表,副总理张国清,这标志着此次会议的高风险性。

从各个方面来看,DeepSeek的影响对非美国国家而言是好事。

该模型表明,在没有绝对最顶尖硬件或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可以训练出一个完善的基础模型。

这对像法国这样已经推出Mistral人工智能模型的国家尤其是个好消息。

对于印度而言,DeepSeek的发布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钟警钟,因为这个国家在构建基础模型的问题上采取了“会与不会”的态度。

印度进一步聚焦

在峰会期间,第二届印度-法国人工智能政策圆桌会议将作为一个侧事件进行。

该活动将由印度科技研究院班加罗尔、印度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办公室、Nasscom和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的IndiaAI使命共同组织,讨论关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政策立场,并探索印度与法国之间的协同机会。

此次峰会的召开,正值印度为应对全球人工智能军备竞赛而做出准备。

印度政府已选择10家公司,供应18693个图形处理单元(GPU)——高端芯片,这些芯片对于开发机器学习工具至关重要——用于开发基础模型。

这超过了印度AI任务原先希望采购10000个GPU的初步目标,预算为10370亿印度卢比。

受委托提供GPU服务的公司包括Jio平台、希兰丹尼集团支持的Yotta、塔塔通讯、E2E网络、NxtGen数据中心、CMS计算机、Ctrls数据中心、Locuz企业解决方案、东方科技和Vensysco科技。

印度还决定在其IndiaAI使命的一部分中,构建一个国内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并向希望构建模型的公司征求建议。

印度IT部长阿什温尼·瓦伊斯瑙早前表示,该国可能在4-8个月内生产出一个“世界级”的人工智能模型。

他强调,这些模型将是多样化的,且“与印度的背景和相关性相符”,“解决印度特定的挑战和机遇”,并具有“偏见缓解、平等”和“伦理AI原则”的强有力机制。

政府对于这些模型的资助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一种是为模型开发提供初步直接财政支持,包括基于里程碑的分配;另一种是基于股权的资助。

关于监管的方法

所有这些发展正值各国的决策者加大对生成性人工智能工具的监管力度,但各国的应对策略却各不相同。

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大方面:隐私、系统偏见和知识产权的侵犯。

各国的政策响应也有所不同,欧盟在工具问题上采取了可预见的更为严格的立场,提出了根据使用场景进行的分类 AI 的规制,基于侵入性和风险的程度进行分类。

而英国采取的态度则被视为处于光谱的另一端,推行明显的“轻触摸”方法,旨在促进,不是扼杀,这一新兴领域的创新。

美国的做法目前则介于两者之间,可能会进一步放松监管。

中国也发布了一系列自己的AI监管措施。

印度则坚持认为,必须克服社交媒体所带来的武器化现象,并采取措施确保人工智能代表安全和信任,尽管这项技术代表着巨大的机遇。

Isabelle Huang

Isabelle Huang is a dynamic journalist whose storytelling prowess has captivated readers for years. Her ability to navigate complex issues with sensitivity and depth has made her a beloved figure among the Chinese-speaking populace in Franc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