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国际
旧世界秩序正在消亡,新的世界秩序正在挣扎出生
图片源于:https://www.thenation.com/article/archive/imperial-decline-china-france-russia/ 一些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帝国正缓缓崩溃,眼前却没有清晰的征兆显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两千年前,一位流浪的传教士,塔尔苏斯的扫罗,正在给希腊哥林多的一群偏离正道的信徒写信。 奇怪的是,他的话仍然捕捉到一个可能正等待我们历史视野边缘的纪元变化。 “现在我们仿佛在镜子中看东西,看得很模糊,”他说。“现在我部分了解,但那时我将完全知晓。” 的确,沉迷于充满令人瞩目的事件的现在,这些事件从选举到战争,我们同样透过模糊的玻璃,无法看清未来如何在我们眼前展开——一个充满征兆的未来,即四个长期主导我们世界的帝国正在崩溃。 自1990年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这四个遗留帝国几乎在国际事务的每一个方面施加了不当影响。 从时尚、食品和体育等软实力,到军备、贸易和技术等硬实力,这四个大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帮助设定了过去35年的全球议程。 通过军事和经济上对辽阔外国领土的控制,它们也享有超凡的财富和令世界羡慕的生活水平。 如果它们现在以一种集体崩溃的方式让位,而不是一个接一个地交替下去,我们可能会迎来一个崭新的世界秩序,其形状在现阶段仍然让人难以想象。 名为“法非洲”的帝国 首先让我们聚焦法国在北非的后殖民帝国,这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关于当今世界秩序运作的方式,以及为何这种秩序正迅速衰退。 作为一个相对较小且几乎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法国凭借其冷酷无情的手段——秘密行动、艰苦的军事干预和狡诈的金融操控,赢得了全球的强大影响力——这三大更大的帝国更善于用其强大的气场来掩盖其真实意图。 在1960年正式从北非去殖民化的60年间,法国运用了一切可能的外交手段,无论是公开还是隐秘,公正还是卑鄙,将14个非洲国家纳入了一个覆盖非洲四分之一的后殖民帝国,这一现象被批评者称为“法非洲”。 这一后殖民帝国的建筑师是雅克·福卡尔,巴黎的“黑暗间谍”。 从1960到1997年,他利用国家秘密服务中150名在非洲部门的特工,管理这一后殖民事业,担任法国总统在非洲的顾问,同时在整个北非地区的总统宫殿中建立个人关系网。 作为这一后殖民帝国的一部分,法国伞兵(世界上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在北非来来回回地穿梭,从1960年到2002年进行了40多次干预。 与此同时,那里的十几个附庸国共享着被个人崇拜、系统性腐败和国家恐怖笼罩的独裁领导人。 这样一来,巴黎确保了如加蓬的奥马尔·邦戈等听话独裁者的权力。 除了几乎将他们的原材料专门出口给法国外,法非洲的坚实经济基础建立在共同货币“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之上,这使法国财政几乎完全控制了其前殖民地。 从巴黎的角度来看,游戏的目标是以极低的价格采购矿产、石油和铀等对其工业经济至关重要的商品。 为此,福卡尔在黑暗艺术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派遣雇佣兵和刺客进行秘密行动,旨在不断最大化法国的影响力。 法非洲的典型国家无疑是加蓬,当时这个只有50万人口的贫穷国家富含森林特许权、铀矿和油田。 当该国第一任总统在巴黎医院接受致命癌症治疗时,福卡尔操控其选举,安插了时年仅31岁的法国情报 veteran邦戈上台。 [Read More…]
法国查尔斯·德·高乐号航母增强在印太地区的存在
图片源于:https://www.19fortyfive.com/2024/12/france-is-sending-a-nuclear-aircraft-carrier-to-chinas-backyard/ 法国的旗舰航母查尔斯·德·高乐号即将展开其首次印太部署。 这艘核动力航母将参与与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地区海军的联合演习,同时进行多次港口访问。 法国作为唯一在印太地区保持常驻军事存在的欧盟国家,旨在增强地区安全并提升与盟友的协同能力。 此次任务凸显了法国对该地区的承诺,因为该地区正成为“全球新的重心”。 尽管过去在运营中曾遇到挑战,查尔斯·德·高乐号依然是一艘具备强大能力的航母,拥有一支强大的空中编队。 查尔斯·德·高乐号航母将助力法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 早在今年,意大利海军的旗舰航母ITS Cavour已经从其位于意大利南部塔兰托的母港出发,参与了一次印太部署。 在八月份,这艘于2008年服役的航母还进行了计划内的日本访问,这是意大利旗舰首次前往该国,彰显了这一北约国家对该地区安全的承诺。 现在,法国更为强大的航母即将于接下来的几个月造访日本。 周二有消息透露,法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及其打击群将驶往印太地区。 这将是法国海军57年来首次向太平洋部署航母, Naval News报道指出,早在1968年,常规动力航母克莱门梭号曾短暂部署至南太平洋参与核试验。 除了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外,查尔斯·德·高乐号是目前在役的唯一核动力航母。 Naval News补充道:“法国是唯一在印度和太平洋两洋维持常驻军事存在的欧盟成员国。” 巴黎在新喀里多尼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维持有军事基地,约有2300名军队驻扎在这两个地方。 “印太地区是全球的新重心,”海军上校纪尧姆·平盖在访问东京时对《日本时报》表示。 “加强海洋安全,提升与印度洋和太平洋盟友及伙伴的协同能力是此次部署的关键目标。” 即将前往冲绳的访问 根据计划,打击群的一些舰艇将于2月底或3月访问冲绳,作为计划中的克莱门梭25任务的一部分。 然而,目前看来,航母不太可能作为访问船只之一。 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尽管核动力航母的港口访问选项曾被提出,但由于运营原因,各方最终并未做出此选择。 [Read More…]
中国加入日本免签旅行名单,携手泰国、美国、加拿大等72国
图片源于:https://www.travelandtourworld.com/news/article/china-joins-japans-visa-free-travel-list-alongside-thailand-us-canada-singapore-brazil-uk-france-germany-south-korea-uae-and-sixty-two-other-nations-what-you-need-to-know/ 日本近期宣布开放72个国家的游客免签入境, 中国成为其中一员,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放宽旅行限制。 与泰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巴西、英国、法国、德国、南韩、阿联酋等国家一起,有62个其他国家也享有赴日免签待遇,这将促进全球旅游及文化交流。 为了方便中国游客,日本还将多次入境签证的有效期从5年延长至10年,并将旅游团的最大停留时间从15天延长至30天。 这一决定是基于中国允许日本游客免签入境最长30天,双方的共同努力旨在推动旅游及文化交流。 扩展日本免签旅行名单 来自全球各地区的游客已享有赴日免签的便利,以下是更新后的免签国家名单: – 欧洲:意大利、法国、爱尔兰、瑞典、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德国、奥地利、冰岛、挪威、葡萄牙、波兰、马耳他、西班牙、瑞士、捷克、摩纳哥、丹麦、比利时、拉脱维亚、圣马力诺、匈牙利、爱沙尼亚、芬兰、荷兰、英国、希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安道尔、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北马其顿。 – 亚洲:南韩、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中国特别行政区)、澳门(中国特别行政区)、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台湾(中华台北)、卡塔尔、泰国、文莱、阿联酋。 – 大洋洲:新西兰、澳大利亚。 – 北美:美国、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加拿大、洪都拉斯、墨西哥、巴巴多斯、巴哈马、萨尔瓦多、多米尼加共和国。 – 南美洲:巴西、乌拉圭、智利、苏里南、阿根廷。 – 非洲:突尼斯、毛里求斯、莱索托。 – 欧亚地区:土耳其。 加强文化和经济联系 在最近于北京举行的外交会议上,日本与中国同意加深文化和教育交流。 两国将推动学生与青年之间的互访,并在旅游及媒体方面进行合作。 [Read More…]
法国在叙利亚轰炸伊斯兰国目标,医疗系统面临崩溃
图片源于: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live/2024/dec/31/middle-east-crisis-live-israel-houthis-rocket-attacks-yemen-latest-updates 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努(Sebastien Lecornu)宣布,法国军机已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IS)目标进行了轰炸。 这次袭击是阿萨德政权垮台以来首次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 勒科尔努在访问驻黎巴嫩的法国联合国维和部队期间表示:“我们的武装部队仍然致力于打击黎凡特地区的恐怖主义。” 他还在社交媒体平台X(前身是推特)上发布消息称:“星期天,法国空军对叙利亚领土上的达伊沙(Daesh)进行了定点打击。” 法国国防部告诉法新社,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和美国制造的掠夺者无人机共对叙利亚中部的两个达伊沙军事目标投下了七枚炸弹。 自2014年起,法国就加入了针对伊斯兰国的“固有决心”(Inherent Resolve)国际联盟,负责伊拉克的行动自2015年起扩展至叙利亚。 参与此次行动的法国部队驻扎在包括阿联酋(UAE)在内的该地区。 随着阿萨德政权的迅速崩溃,观察人士担心,会给伊斯兰国重整力量留下空间。 尽管在2014至2019年间其“所谓的哈里发国”遭到摧毁,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依然存活。 美国在12月中旬表示,已将驻叙利亚打击圣战者的美军人数翻倍,增至约2000人。 美国中央司令部表示,他们希望确保伊斯兰国不会利用当前局势在叙利亚中部重新积蓄力量。 另外,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以色列在加沙及其周边地区对医院的攻击使该地区的医疗系统濒临“全面崩溃”。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报告引发了人们对以色列执行国际法程度的担忧。 与此同时,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负责人菲利普·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表示,自战争于15个月前在以色列和加沙之间爆发后,“惨状依然在继续”。 根据统计,自冲突开始以来,250多名联合国救济工作者已经遇难,超过三分之二的UNRWA建筑物遭到破坏或毁坏。 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局长奥拉·阿瓦德(Ola Awad)表示,在以色列对该区域持续行动的情况下,加沙经济在今年崩溃。 据巴勒斯坦新闻社Wafa的报道,预计到2024年底,加沙的国内生产总值将锐减超过82%,失业率将攀升至80%。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民防局表示,他们已收到数百个流离失所者的求助电话,称由于大雨,临时帐篷和避难所被水淹没。 巴勒斯坦卫生部门表示,45名患者已从加沙地带撤离,前往阿联酋接受普通医院治疗。 他们于周二早晨从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欧洲医院出发,通过克里姆·沙洛姆过境来到以色列。 [Read More…]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影响力遭到削弱
图片源于:https://english.elpais.com/international/2024-12-12/from-10000-to-2000-soldiers-in-five-years-frances-decline-in-africa-accelerates.html 2013年2月2日,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在马利城市巴马科和廷布克图受到欢迎,被视为解放者,此次巴黎领导的快速军事干预成功地驱逐了北部城市的 jihadists。 十一年后,曾经的英雄如今被一波主权浪潮驱赶出非洲,这股浪潮与俄罗斯、土耳其和中国等新兴参与者的出现相结合,旨在驱逐法国在非洲的巨大影响力和干预主义。 五年前在非洲驻扎的1万名士兵,如今只剩下不到4000人,并预计在近期的公告之后,这个数字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减少到2000人以下。 周二,两架法国战斗机从乍得的阿吉·科塞空军基地起飞,返回法国。 这是法国军队根据乍得政府于11月28日宣布解除保护在其境内存在1000名法国士兵的军事协议后的首次撤离。 同一天,塞内加尔总统巴西鲁·迪奥马耶·法耶倡导关闭该国唯一的法国军事基地。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标志着自2017年以来开始的多米诺效应进入尾声。 当时,中央非洲共和国是这一进程的第一个环节。 法国决定结束对中央非洲共和国的桑加里行动,俄罗斯利用这一真空,借助私人军事公司瓦格纳在非洲开辟其新战略,并控制矿产资源。 法国的军事存在可以追溯到独立后的早期。 许多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非洲国家与前母国签署协议,以确保它们在面对反对叛乱和政变时的生存。 在一万名驻扎士兵中,超过一半在萨赫勒地区参与了巴尔哈尼行动。 而今,剩下的士兵约为4000人。 法国主要的军事基地位于吉布提,驻兵1500人,这里是一个战略物流和作战平台,掌控着全球贸易的重要海洋航线,并可以快速介入非洲、中东和印度洋。 紧随其后,在乍得的驻兵数量为1000人,那是法国在萨赫勒地区行动的最后堡垒,尤其是在被迫撤出马里、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后。 在这些国家,法国的角色被俄罗斯士兵和雇佣军所取代。 乍得的军事协议的解除令巴黎感到意外。 在10月28日,博科哈拉姆袭击了乍得湖地区的一个军事基地,导致约40名士兵遇难,乍得军队虽进行了回应,却未得到法国的支持。 他们感到被抛弃。 乍得总统马哈马特·伊德里斯·代比对购买土耳其、中国或俄罗斯等国的军备装备更感兴趣,而非维持这种不能为其反恐斗争带来有效支持的军事合作。 因为这已经不再带来利益,法国在乍得的军事合作不再具备意义。 在经历了2021年至2024年期间被新军事政权驱逐出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之后,这些国家的大多数驱逐都源于对巴尔哈尼行动的失望。 在这股逐渐增强的主权浪潮中,法国自己提出了减少在非洲军事存在的计划。 [Read More…]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耶即将结束任期
图片源于:https://www.yahoo.com/news/chinas-wolf-warrior-lu-shaye-093000765.html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耶因其有关乌克兰及其他前苏联国家的言论在去年引发欧洲广泛争议,即将结束其在巴黎的任期。 卢沙耶,今年60岁,是中国最著名的“战狼”外交官之一,以其强硬的外交风格而闻名,预计将在下个月返回北京,法媒报道。 在周一于北京驻巴黎大使馆举行的告别招待会上,卢表示,无论未来身在何处,他都会继续支持法国的华侨社群。 他在社交媒体视频中表示:“经贸关系一直是中法关系的压舱石,文化交流是推动力量,而生活在法国的中国人是连接我们心灵的桥梁。” 卢在周日接受中国新闻网的采访时表示,他目睹了过去五年中法关系的演变,友好氛围逐渐被政治、经济与贸易领域日益复杂的问题所影响。 他希望法方及欧洲人能在解决问题时不抱幻想或自私自利,而是要务实。 卢还提到:“法国或西方在过去几百年中一直是金字塔的顶端,习惯于俯视其他国家,包括中国。” 目前,中国与欧盟之间在贸易问题上正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法方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而北京则对包括法国干邑在内的酒类产品征收30.6%至39%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 卢在离任前的公开表态相比于他早期的言论显得温和许多。 去年四月,卢在接受法国电视采访时对于乌克兰国际法下克里米亚是否属于乌克兰的提问的反应,引发了外交风波。 他表示:“甚至这些前苏联国家在国际法下都没有有效的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来具体明确它们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 这一言论引发了乌克兰、法国、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欧盟及其他国家的普遍愤怒与批评。 数十名欧洲议会议员甚至呼吁马克龙政府宣告卢为“不受欢迎人士”。 在此之后,北京迅速与这一言论保持距离,并试图限制其带来的损害,尽管外界对卢未来的任期存在广泛猜测,但他调整的政策并未改变,仍然顺利完成了驻法大使的整个任期。 这一事件被外交观察家视为对北京所展开的魅力攻势的一次打击,尤其是中方试图将欧洲拉拢到其阵营里,远离美国的努力。同时,随着对北京调解乌克兰和平的举措的审视加剧,这一事件引起了更多关注。 尽管在此争议后,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北京对其“战狼外交官”进行更严格的控制,但北京似乎并没有改变其日益强硬的外交政策的迹象。 在随后的采访中,卢坚决辩护他的观点,称其并不违背中国的官方外交政策,并称批评他的人为“不客气”和“非常不公平”。 他声称,此次争议的实质是在公共辩论中维护“言论自由”,并告诉经营法律博客“Vu du Droit”的律师瑞吉斯·德·卡斯特诺:“有些人把无关紧要的小事闹得沸沸扬扬。” 尽管卢坚称他表达的是个人观点,但许多观察人士认为他的争议性观点可能是基于未经授权的内部讲话要点。 以其升级和坚定的风格而闻名,卢在中国外交体系中的崛起正值中国外交民族主义转变的时期,习近平总统多次呼吁增强反击精神,以应对美方的遏制。 根据他的官方简历,卢在1987年毕业于外交部附属的中国外事学院后进入外交部工作。 他的大部分早期职业生涯主要从事与法语非洲国家相关的非洲事务,2005年成为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2009年担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 [Read More…]
乍得与法国解散防务 pact,结束西方在撒哈拉地区的影响力
图片源于:https://theconversation.com/chads-break-with-france-why-it-happened-and-what-it-means-for-power-dynamics-in-the-sahel-region-245429 乍得在过去六十多年里一直是法国和美国在撒哈拉地区反叛乱行动中的关键盟友,但由于反复错误,这两个国家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撒哈拉地区如今被视为“全球恐怖主义的震中”。 在我们最近的研究中,我们认为法国和美国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优先考虑自身国家利益和当地精英的利益,认为可以通过军事干预来维持稳定。 在此过程中,他们忽视了历史、宗教、谈判及当地人需求等关键地方因素。 乍得与法国的防务协议近日宣告解散,这标志着法国在撒哈拉地区影响力的终结。 乍得是法国在该地区最后的影响据点。 反映出乍得的战略重要性,法国外交部一名官员在2024年9月表示:“我们不能失去乍得。”然而,这一局面已经发生。 乍得并不孤单。在此声明发布几小时前,塞内加尔总统巴西鲁·迪奥马耶·法耶呼吁关闭在该国的法国军事基地,这与最近在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和马里的类似举动相呼应。 法国未能认识到帝国时代已经结束。 乍得与法国防务协议的终结引发了关于乍得可能转向何方以及这对该地区的影响的问题。 这标志着西方在撒哈拉地区直接影响力的转变,并为其他全球力量的进入创造了机会。 乍得是一个位于撒哈拉带中的中非国家,是法国的前殖民地,人口约2000万。 乍得是一个内陆国家,邻国包括苏丹、利比亚、尼日尔、中非共和国、喀麦隆和尼日利亚。 乍得由40岁的总统马哈马特·伊德里斯·德比领导,他在父亲伊德里斯·德比·伊特诺于2021年去世后接掌政权。 2024年5月,马哈马特·伊德里斯·德比在一场反对派团体提出质疑并声称存在舞弊的竞选中宣誓就任平民总统。 自独立以来,法国一直依赖与前殖民地签署“殖民协定”来控制其货币政策和防务协议,限制了这些国家的主权。 乍得外交部长阿卜德拉曼·库拉马拉表示,结束这些防务协议是为了重获主权。 数十年来,法国军队一直驻扎在乍得,结束这一协议意味着双方之间长期协议的破裂。 德比指出,该协议是一个在不同情况下和不同参与者之间建立的协议,现已过时。 德比还表示,结束防务协议满足了他在2024年5月23日宣誓就任平民总统当天做出的承诺,标志着乍得从军事统治向平民领导的过渡。 这一承诺的推动可能与非洲广泛的反法情绪以及乍得内部公民自由组织和反对派对结束军事协议的要求有关。 最近,博科哈拉姆圣战者对乍得一军事基地的袭击造成40多名乍得士兵的遇难,这可能成为消除协议的最终导火索。 反对派领袖马马杜·杜德表示,法国军队未能在这次攻击中协助乍得,声称他们的存在毫无必要。 德比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声称协议并未实质性地帮助乍得应对恐怖袭击等挑战。 [Read More…]
中国主办五大核武国家会议 以避免误解与误判
图片源于:https://www.newsweek.com/china-news-hosts-nuclear-weapons-talks-amid-saber-rattling-europe-1999125 中国上周与其他四个主要核武国家召开了一次会议,表示此次会议有助于在欧洲紧张局势加剧之际,避免误解和误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于周二表示,此次专家级P5会议于12月4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 P5进程是一个多边讨论平台,参与国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 这五个国家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承认的核大国,该条约自1970年生效以来一直有效。 这些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就核战略进行了坦诚的讨论,毛宁补充道。 《新闻周刊》已就此事向美国国务院,以及俄罗斯、英国和法国的外交部询问评论。 此次会议是在P5国家最近几个月开展了一系列核相关活动后召开的,包括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战争中,向乌克兰城市第聂伯(Dnipro)发射了一枚具备核能力的中程弹道导弹。 2024年5月9日,俄罗斯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在莫斯科红场的胜利日军事游行中驶过。 周五,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了一项与白俄罗斯的协议,其中包括核武器的使用可能性,普京还更新了俄罗斯的核战略,允许在遭受核国家支持的传统攻击时进行核反击。 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确认了核武器的存在,表示:“我带来了核弹头,而且不仅仅是一打。” 他还表示,白俄罗斯正在为莫斯科最新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部署准备设施。 与此同时,俄罗斯高级官员,包括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和他的副手谢尔盖·利亚布科夫,警告俄罗斯与美国之间可能发生核冲突的风险,原因是华盛顿批准基辅使用美国导弹打击俄罗斯领土。 中国在11月也重申,核武器不应被使用,核战争绝不能被打响,回应了关于美国可能在动荡的乌克兰部署核武器以威慑未来俄罗斯侵略的猜测。 美国于11月进行了一次无核但具备核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试射,描述为例行活动,此前中国在9月进行了洲际弹道导弹试验,俄罗斯在10月进行了潜射弹道导弹试验。 P5是九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其他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估计,截至2024年1月,全球有12,121枚核弹头。 P5国家一致认为,此次讨论对加深对彼此核战略的理解以及避免误解和误判具有重要意义,毛宁表示:“以中国为主席,我们将继续促进P5的讨论。” 中国在9月宣布已接替俄罗斯担任P5进程的协调角色,并于10月10日在纽约召开了工作级P5会议。 在俄乌战争之前,P5国家于2022年1月发表声明,表示维护核武国家之间避免战争是他们首要责任。 “我们重申,核战争无法赢得,绝不能打响。”声明中如此写道。
叙利亚局势概述:巴沙尔·阿萨德被推翻后的动荡
图片源于: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live/2024/dec/11/middle-east-crisis-live-syria-interim-prime-minister-mohammed-al-bashir-israel-missile-strike 随着叙利亚局势的急剧变化,今天在贝鲁特、特拉维夫和加沙城已近晚上9点,دمشق10点,德黑兰10点半。以下是今天的主要新闻: 根据法新社的报道,前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父亲哈菲兹的墓在其故乡卡尔达哈被焚烧。 法新社的镜头显示,反叛派战士穿着军服,年轻人则在旁观看墓地的燃烧。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告诉法新社,这些反叛分子在阿萨德的阿拉维特社区心脏地带的陵墓上纵火。 法新社的画面显示,陵墓的部分区域正在燃烧并受到破坏。 叙利亚新任总理表示,推翻阿萨德总统的联盟将“保证”所有宗教团体的权利,并呼吁因战争而逃离的数百万人返回家园。 海亚特·塔赫里尔·阿沙姆(HTS)组织的领导人艾哈迈德·阿尔·沙拉(阿布·穆罕默德·阿尔·乔拉尼)还承诺对阿萨德的铁腕统治受害者实现正义,承诺将不对参与酷刑的官员给予特赦。 联合国叙利亚特使在周三表示,叙利亚的过渡当局必须努力实现更具包容性的进程,将不同的各方和社区纳入其中,以避免新的内战。 他在日内瓦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我最大的担忧是,这种过渡将创造新的矛盾,可能导致新的内乱甚至是新的内战。” 黎巴嫩卫生部周三表示,以色列的轰炸造成南部五人遇难。 “以色列敌军无人机袭击了阿伊纳塔镇,造成一人死亡,另有一人受伤,”卫生部说。 它补充道,针对宾特杰贝尔镇的以色列袭击导致三人死亡,第三次袭击发生在贝特利夫镇,造成一人遇难。 周三,在加沙北部和中部,以色列的空袭导致至少31名巴勒斯坦人遇难,大多数遇难者在贝特·拉赫亚。 当地医务人员表示,以色列对贝特·拉赫亚一处房屋的空袭造成至少22人遇难,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早些时候,至少七名巴勒斯坦人在努赛拉特难民营的一次空袭中遇难,另有数人受伤。 巴勒斯坦新闻社瓦法(Wafa)周三报道,过去一夜,加沙地带的以色列空袭造成至少22人遇难。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将在周三前往约旦和土耳其,进行关于叙利亚的会谈,国务院表示。 布林肯将于周五之前访问约旦的阿卡巴和土耳其的安卡拉,讨论包括以色列、加沙和黎巴嫩在内的地区局势,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白宫表示,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周三也将前往以色列。 联合国大会将在周三投票通过一项针对加沙的草案,呼吁立即无条件停火,此举是对美国在安理会否决类似行动的象征性回应。 该草案如获通过,将是非约束性的,呼吁“立即、无条件和永久的停火”,同时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 该决议还要求对加沙,尤其是北部居民的广泛人道主义援助“立即通行”。 法国外交部周三表示,以色列应从占领的戈兰高地与叙利亚领土之间的缓冲区撤回部队。 “在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分隔区任何军事部署,都是对1974年停火协议的侵犯,”一位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Read More…]
法国在高级别会谈中支持菲律宾南海立场
图片源于:https://www.philstar.com/headlines/2024/12/10/2406431/france-backs-philippines-south-china-sea-high-level-talks- 马尼拉,菲律宾 — 法国在12月9日星期一的高层外交磋商中重申了对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支持, 此次磋商是在法国官员抵达马尼拉的巴黎-马尼拉直航航班首航后进行的。 法国欧洲与外交事务部秘书长安妮-玛丽·德斯科特于周日晚上乘坐法航的新恢复直航抵达马尼拉,并于周一访问了外交部。 磋商的重点是加强菲律宾与法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讨论了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海洋争端, 法国驻菲律宾大使玛丽·方塔内在接受Philstar.com采访时表示:“南海的事件再次成为了我们讨论的一个主题,我们确实与菲律宾站在同一立场上。” 她补充说,南海争端水域的事件“非常频繁,并且位列法国双边日程的非常高的位置”。 “我们始终坚持国际法,特别是海洋国际法。我们支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和2016年的裁决, 方塔内表示,法国准备在海洋事件中发表看法。 “每当有必要重申我们期望任何国家遵守国际法时,我们都会这样做。因此,这一点非常清楚。在与菲律宾的对话中每次都是如此。” 上周,法国对中国海警船和中国军舰在斯卡伯勒浅滩(马西诺洛群岛)附近对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骚扰表示关切。 法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布的一项声明重申了对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呼吁,并表示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威胁或使用武力”。 12月4日的事件同样引发了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及欧盟等其他外国势力的关切和谴责声明。 法国也是定期派遣海军舰艇通过南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的几个外国势力之一。 此外,法国还参与包括与日本、美国及其他地区合作伙伴一起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 除了军事存在之外,法国还通过外交渠道持续支持菲律宾的海洋立场, 支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2016年裁决,并就南海事件发表声明。 法国是2020年与德国和英国共同提交抗议中国在南海扩张主张的外交照会的三个国家之一, 三国引用了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仲裁庭2016年作出的裁决,该裁决使中国几乎对整个南海的主张失效,北京从未承认这一裁决。 在周一,菲律宾和法国的代表确认了在德斯科特的外交部磋商期间深化双边关系的承诺, 法国大使表示:“我们在许多合作领域共同努力来加强联系并取得更多进展。” “我们确认了马卡龙总统与马科斯总统之前会晤时决定的道路, 我们正在加强双边关系的道路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