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国际
乌克兰曾拥有全球第三大核武库,如今却成为无核国家
图片源于:https://www.india.com/news/world/this-country-had-worlds-third-largest-nuclear-stockpile-not-us-uk-china-france-india-pakistan-the-name-is-7413248/ 曾几何时,乌克兰拥有世界上第三大核武库,现在却成为了一个无核国家。此外,它曾拥有超过170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和热核弹头。 乌克兰用这一庞大的核武库换取了独立。 乌克兰当时可能从未想过,未来会面临一个在几十年前曾经给予它所有核武器库的敌人。 在11月21日,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射了一枚新的中程弹道导弹(IRBM),其名为Oreshnik。经过1000多天的战争,地面局势变得愈加恶化。 俄罗斯的这一举动是对乌克兰用美国和英国的远程弹道导弹打击莫斯科的反应。 在各国都在努力获取核武器时,乌克兰成为了一个例外。 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在苏联解体后,曾是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最大核武器储存国。 根据华盛顿特区的全球安全组织核威胁研究所(NTI)统计,乌克兰在1991年独立时有1900枚苏联战略核武器,以及数量在2600至4200之间的苏联战术核武器。 乌克兰也是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一起扩展核计划的四个国家之一。 根据NTI的数据,乌克兰曾拥有170枚射程达5500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和10枚热核炸弹,这些炸弹的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数倍。 如今,乌克兰已成为无核国家,乌克兰人民感到由于没有核武器,俄罗斯的入侵变得更加容易。 一位哈佛大学的乌克兰专家指出,当前的一切局面都是因为他们曾将核武器库交给了俄罗斯。 在那时,俄罗斯掌握着核武器的传输和发射代码,并监视苏联核储备的作战控制。 当时,乌克兰的科学家为俄罗斯的核项目做出了贡献,分享了科学知识。 乌克兰希望成为独立国家,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声誉,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也是乌克兰希望消除核武器的原因之一。 核裁军成为乌克兰独立的一个关键条件,乌克兰同意了这一点,正如《基辅独立报》报道的那样。 尽管几名乌克兰指挥官反对这一决定,但国家最高领导层最终放弃了核武库。 1991年,乌克兰宣布独立,并于1994年签署了1968年反对核武器的里程碑式协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 最终,乌克兰在1996年6月2日失去了核国家的身份,其最后一枚核弹头被运往俄罗斯。 如需获取破碎新闻与实时新闻更新,请点赞我们的Facebook,或关注我们的Twitter和Instagram。请在India.com上查看最新的全球新闻。
中国快速扩展的免签政策旨在促进旅游业
图片源于:https://www.euronews.com/travel/2024/11/22/china-aims-to-boost-tourism-by-giving-visa-free-entry-to-these-five-european-countries 中国的免签名单正在不断扩大,最近又新增了八个欧洲国家。 来自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马尔他、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公民现在被授予前往中国的免签待遇。 这些国家的游客以及日本游客将能够在2024年1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免签入境中国。 最近,安道尔、芬兰、冰岛、列支敦士登、摩纳哥、斯洛伐克和挪威的护照持有者也被加入到这一名单中,允许他们在中国停留最多30天而无需签证。 在十月份,塞浦路斯、丹麦、希腊、葡萄牙和斯洛文尼亚也获得了免签待遇。 这使得获得免签入境中国的欧洲国家总数达到38个。 在七月份,来自波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游客也被授予了直到2025年底的无限制入境权。 自2024年初以来,免签计划以阶段性方式进行公告,多个欧洲国家和马来西亚也获得了免签入境。 这一政策旨在鼓励更多人前来中国旅游和商务,促进中外公民之间的交流。 哪些欧洲国家可以免签前往中国? 来自38个欧洲国家的公民可以在没有签证的情况下进入中国,停留最多30天。 目前获得免签的欧洲国家完整列表包括安道尔、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卢森堡、马尔他、摩纳哥、黑山、荷兰、北马其顿、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和瑞士。 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在明年年底之前将被允许短期免签入境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初步公告的发布会上表示,这一措施旨在“促进中外人事交流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层次对外开放”。 国际旅行逐步恢复,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 由于中国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对所有入境者实施隔离,近三年来许多人不愿前来中国。 虽然这些限制在去年早些时候已被解除,但国际旅行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中国之前曾允许文莱、日本和新加坡的公民免签入境,但在COVID-19爆发后暂停了该政策。 虽然在七月份恢复了对文莱和新加坡的免签入境,但尚未恢复对日本的免签。 根据移民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记录了3550万外国人次进出境。 与2019年全年的9770万次相比,仍远未恢复。 今年七月至九月,中国记录了820万外国人次入境,其中490万次为免签入境,来自官方新华网的报道引述了一位外交部领事官员的话。 中国政府正在简化欧洲游客的旅行方式 去年,全欧洲对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激增。 [Read More…]
德国总理朔尔茨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巴西G20峰会期间会晤
图片源于:https://finance.yahoo.com/news/germanys-olaf-scholz-takes-trade-093000699.html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在巴西G20峰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晤时表示,经济活动应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且不应忽视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 习近平同时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阿根廷领导人哈维尔·米莱进行了交谈。 据路透社报道,朔尔茨向习近平强调,德国和中国必须就如贸易等艰难话题进行对话。 朔尔茨表示:“确保各方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公平竞争的环境,这对未来工作的条件至关重要。” 他进一步指出,讨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世界其他危险局势”亦然重要。 “没有人应该害怕他们的邻居。这是我们致力于的世界和平的一个核心原则。”他说。 习近平表示,中国愿意与德国合作,以巩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国家通讯社新华网的报道,习近平说:“中国视德国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将继续为德国公司提供广阔的市场机会。” 习近平还希望德国在中欧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谈论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惩罚性关税问题。 上个月,德国投票反对欧盟的计划,着手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此举引发布鲁塞尔的批评。 但朔尔茨的三党联合政府上周遭遇崩溃,他在下个月面临信任投票,而后将于2月举行议会选举。 朔尔茨在今年4月再次访问北京时会晤习近平,这是他自2021年上任以来的第二次访问,双方当时也讨论了贸易和乌克兰战争。 根据路透社报道,朔尔茨在会晤中表示,他将讨论向中国供应双重用途商品的事宜,此前有报道称将在新疆制造军事无人机供俄罗斯使用。 上周,朔尔茨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进行了近两年来首次通话,他谴责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呼吁撤军并结束冲突。 此通话在国际上及德国国内都引发了密切关注,朔尔茨被迫面对担任连任竞选的叫嚣。 自11月5日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以来,战争不断升级。 俄罗斯国防部周二透露,乌克兰向俄罗斯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中程导弹,此事发生在白宫同意向基辅提供长程导弹的请求后。 在朔尔茨与习近平的4月会晤中,两位领导人指出,作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德关系对于世界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双方工业和供应链以及市场“深度交织”。 此次会晤的背景是,欧洲与中国之间因不公平竞争的指控而紧张关系升级,外界称中国正在“倾销”便宜的绿色技术产品于全球市场。 德国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也面临经济放缓的挑战。 2023年,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且已经连续八年保持这一地位,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双边货物贸易在2023年较2022年下降了8.7%。 去年,德国启动了一项蓝图以重塑与中国的关系,该蓝图明确表示,尽管柏林希望与北京保持密切对话,但其接触方式将发生变化。 在周二习近平与马克龙的会晤中,法国总统表示,尽管当前世界存在不稳定、紧张和升级的战争,法国与中国对乌克兰战争有“共识”。 [Read More…]
中法恢复就中国反倾销措施对话,法国干邑产业持谨慎乐观态度
图片源于:https://vino-joy.com/2024/11/21/china-france-resume-talks-on-eu-brandy-anti-dumping-case/ 中国和法国已于11月12日恢复就中国针对欧洲干邑进口的反倾销措施进行讨论,法国烈酒游说团体称这一发展是“积极的初步回应”。 干邑和阿尔马涅行业的代表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会面,讨论中国临时反倾销措施对欧盟干邑出口的影响,自十月以来这些措施已扰乱了贸易。 法国干邑行业的主要机构——国家干邑行业局(BNIC)表示,此次调查“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强调需要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方案。 行业团体呼吁法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推动双边解决方案。 今年十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洲干邑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要求进口商支付30.6%至39%不等的保证金。虽然尚未正式征收反倾销税,但这些保证金已加剧了贸易紧张局势。 该措施与中欧之间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相吻合。10月29日,欧洲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为期五年的补偿税,税率在17%至35.3%之间。 中国是干邑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美国,去年从法国进口干邑价值达17亿美元。 尽管紧张局势加剧,法国干邑和阿尔马涅行业代表仍表示谨慎乐观,指出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法国与中国官员之间的近期互动。 “此次交流帮助恢复了对话,标志着朝向双边解决方案的关键一步,”他们说道。 法国在博览会上是荣誉主宾国,该博览会于11月10日结束。包括LVMH、Rémy Cointreau和Pernod Ricard在内的知名法国干邑生产商在活动中展示了他们的产品。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勇明确认了此次会谈,并表示商务部长王文涛在博览会期间与法国外国贸易和海外侨民部长索菲·普里马斯会面,双方讨论了中法贸易合作和欧盟贸易救济案例,但未透露具体进展细节。 11月11日,中国发布了补充通知,澄清其临时措施。自11月15日起,进口商可以提供金融担保代替现金保证金,这一措施受到法国烈酒游说团体的欢迎,被称为“积极向前的一步”。 中国在一月份启动了针对欧盟干邑的反倾销调查,并在八月份裁定发生倾销,但最初并未立即采取临时措施。十月份突然宣布的保证金要求使进口商面临不确定性,扰乱了贸易流动。 干邑在中国的进口量已经下降。今年至九月,进口量同比下降了21.39%,价值下降了24.43%。在此期间,法国干邑占总进口价值的99.24%。 这种下降反映了国内消费疲软和酒类分销商库存高企的局面。此外,反倾销税在运输过程中可能被征收的担忧也使一些进口商完全停止了采购。
习近平结束五年首次欧洲之行,呼吁构建多极世界
图片源于:https://theowp.org/reports/key-takeaways-chinas-xi-european-tour-to-france-serbia-and-hungary/ 2024年5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他五年来首次的欧洲之行。在此次访问中,他倡导建立一个更为多极的世界,同时在俄乌战争背景下讨论贸易投资议题。此次访问对于中国与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匈建交75周年。 习近平主席出访的主要目标,是推动一个减少美国主导地位的全球格局,同时管控并缓解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损害。这一举措发生在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之际,包括欧洲关税的威胁及对中国电动车补贴的调查,官员们认为这些措施对当地产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热情欢迎习近平主席。习近平对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访问中,承诺加强政治联系,扩大对东欧和中欧的投资,这些都是他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基础设施蓝图旨在促进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强调与俄罗斯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赠送习近平奢侈酒瓶,并带他回到童年时代旅行过的山上。 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为习近平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成千上万名市民齐聚一堂,挥舞着中国国旗。匈牙利总统塔马斯·索尔尤克和总理维克托·欧尔班以军事荣誉和仪式性举动欢迎习近平,包括在布达佩斯的卡梅利特修道院、总理办公室和历史悠久的布达城堡等多个重要场合的会晤。 多极世界是指权力在多个主要中心之间分配,而不是被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导。在这样的世界中,多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力。然而,尽管努力促进多极世界和解决贸易紧张局势,但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中欧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仍然存在。尽管习近平主席与欧洲领导人的接触和深化政治关系与投资的承诺频繁,但解决贸易争端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具体方案依然难以实现。 习近平主席倡导建立多极世界的同时,继续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这可能无意中加剧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政治经济学家雪莉·于表示,“不应幻想中国会屈从于西方压力,减少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缺乏具体行动来解决这些贸易失衡和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导致关系进一步恶化或经济不稳定。 在习近平访问法国期间,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施压,要求他解决中欧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并利用其对普京的影响力结束冲突。他邀请欧洲委员会主席参与与习近平的讨论,强调欧洲团结和改善对中国市场的准入需求。马克龙还敦促习近平规范对俄罗斯的产品和技术销售。 针对此次习近平总统的欧洲之行及随后的谈判,解决这些问题的响应需要重新评估并可能采取不同的策略。多样化的外交方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这可能包括参与与主要大国(如西方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和国际组织的多边对话,创造一个更为包容的全球治理模式。 然而,贸易失衡问题必须优先解决;有多种方式可以纠正贸易挑战,如增加欧洲市场对中国的准入,促进公平贸易。尽管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至关重要,但需要新的方法来应对与强大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可以通过平衡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同时解决西方国家提出的担忧来实现,包括监管透明度和遵循国际规范。 增加透明度和沟通渠道对于建立信任和降低紧张局势至关重要。习近平政府必须优先与欧洲国家和欧盟进行坦诚对话,以解决贸易实践和补贴问题。这可能包括定期的高层会议和更好的信息共享机制。 如果中国专注于发展可持续目标,可能会与欧洲国家找到共同点。通过优先考虑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倡议,各方可以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同时加强相互信任。 中国还可以更加积极地强化多边机构,如联合国。通过支持这些机构并倡导改革以更好地反映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中国可以为更公平和有效的全球治理结构作出贡献。 可以说,中国应对当前问题的最佳方式是增加政府各领域的多样性。多样化其对国际问题和争论的应对方式,将极大有利于中国,给予其他国家更好地与中国谈判的机会。同时,中国还可以在全球各地区,包括欧洲和中东,表现出致力于冲突解决与和平建设的坚定承诺。
大赦国际呼吁法国当局立即停止使用歧视性风险评分算法
图片源于:https://www.amnesty.org/en/latest/news/2024/10/france-discriminatory-algorithm-used-by-the-social-security-agency-must-be-stopped/ 大赦国际今天表示,法国当局必须立即停止法国社会保障机构国家家庭津贴基金(CNAF)使用的歧视性风险评分算法,该算法用于检测福利支付的多支付和错误。 10月15日,大赦国际与包括数字权利组织La Quadrature du Net(LQDN)在内的十四个合作伙伴向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国务会议提交了一项投诉,要求停止CNAF使用的风险评分算法系统。 大赦国际秘书长阿涅斯·卡拉马德(Agnès Callamard)表示:“从一开始,CNAF使用的风险评分系统就是对边缘化个体(如残障人士、主要是女性的单亲家庭、以及生活在贫困中的人群)持有怀疑态度。这一系统与人权标准直接相悖,违反了平等和非歧视的权利以及隐私权。” 在2023年,La Quadrature du Net(LQDN)获得了该算法源代码的多个版本,从而揭示了该系统的歧视性本质。 自2010年以来,CNAF一直使用风险评分算法来识别可能在领取福利时犯有欺诈行为的人,尤其是多支付的现象。该算法为所有领取家庭和住房福利的受益人分配一个介于零到一之间的风险分数。分数越接近一,表明被标记为调查的可能性就越高。 法国有3200万人生活在领取CNAF福利的家庭中。他们的敏感个人数据以及其家庭的信息定期被处理,并被分配了一个风险分数。 提高风险分数的标准包括歧视弱势家庭的参数,例如低收入、失业、生活在贫困社区中、将大量收入用于租金以及在残疾的情况下工作等。因风险分数较高而被标记的个人详细信息被编成名单,进一步由反欺诈调查员进行调查。 阿涅斯·卡拉马德(Agnès Callamard)还表示:“虽然当局吹捧算法技术在社会保护系统中的推广为提高效率和检测欺诈与错误的一种方式,但在实践中,这些系统却将人们生活的复杂现实扁平化。它们充当了广泛的数据挖掘工具,给边缘化群体带来了污名,并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大赦国际并未调查因CNAF系统而被标记的特定案例。然而,我们在荷兰和塞尔维亚的调查显示,公共部门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和自动化技术使大众监控得以实现:收集的数据量的确超过了系统所声称的目标。此外,大赦国际还揭示,许多这些系统在执行它们所声称的目的(如识别福利或错误)方面相当低效。 尽管当局宣称在社会保障系统中推广算法技术以提升效率和检测欺诈,但实际上,这些系统扁平化了人们的生活现实。它们作为广泛的数据挖掘工具,给边缘化群体带来了污名,侵入了他们的隐私。 发言人指出,福利系统中错误或欺诈规模的夸大已被用于为此类技术系统的发展提供合理依据,导致特定群体(尤其是移民和难民)面临歧视、种族主义或性别歧视的针对。 在过去的一年里,法国在国际上积极宣传自己成为人工智能(AI)技术的新中心,并在2025年2月举行了一次峰会。与此同时,法国还在法律上合法化了大规模监控技术,并持续破坏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谈判。 阿涅斯·卡拉马德(Agnès Callamard)表示:“法国依靠一个风险评分算法系统来评估社会福利,这一系统突显、维持并巩固了官僚制度的偏见和歧视。相反,法国应确保首先遵守其人权义务,尤其是非歧视权利。政府必须在致力于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的同时,解决当前和存在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 根据新通过的欧洲人工智能法规(AI Act),用于确定获取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的AI系统被认为对人的权利、健康和安全构成高风险。因此,这些系统必须符合严格的技术、透明度和治理规则,包括对部署者进行人权风险评估和确保缓解措施的义务。 [Read More…]
美国与太平洋地区盟友关系的必要性
图片源于:https://providencemag.com/2024/11/america-protected-the-kingdom-of-hawaii-from-france-and-britain-now-we-must-protect-southeast-asia-from-china/ 在过去的一周,一些学生、教授、牧师和政策专家聚集在华盛顿,参加了普罗维登斯的基督教与国家安全会议。 聆听众多演讲者的发言,我注意到一个反复突出的主题——美国必须培养盟友,以便抵御我们的对手。 与这一主题相邻的是警告,即这些对手(即中国和俄罗斯)试图在基于规则的秩序内播下国家间的不信任,以削弱和遏制美国的联盟。 中国近期与越南签署了安全和经济合作协议,尽管依旧不断在南海对越南渔民进行暴力骚扰。 越南并不是美国的盟友,但它已承诺对抗中国试图控制南海争议岛屿的行为。 美国和越南在该地区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但中国却设法使越南领导人相信,与其北方邻国的合作,尽管存在欺凌和威胁,对他们的利益更为重要。 中国目前拥有比美国更多的军舰,并且以更高的速度继续建设军舰,这使得与越南和菲律宾等中国邻国的合作变得愈加重要,尤其是当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台湾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时。 美国必须找到一个价值观的共同基础,以便中国的对手可以达成共识。 幸运的是,美国可以回顾自身在太平洋早期历史,借此了解如何在遥远国家之间建立共同利益以保护相互利益免受侵略性帝国力量的侵害。 关于美国在夏威夷的历史,往往只被铭记于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种植园主发起的政变和吞并。 然而,在美国外海帝国梦的诱惑尚未导致其侵犯夏威夷主权之前,这个岛屿国家与美国享有着友好的关系,早在1820年传教士抵达之前。 作为定期保护在太平洋的美国商人和捕鲸者的巡逻任务的一部分,美国海军自1824年起每隔几年就向夏威夷派遣一艘舰艇。 这些海军舰长既是军事官员,也是外交官,因为美国政府在该地区缺乏正式的外交存在。 他们通过尊重国家差异(夏威夷政府正在基督教化其国家,而美国正处于解除各州教会关系的过程中),适度约束美国商人对夏威夷政府的掠夺行为,并强调对双方公民的相互尊重和保护,营造了高信任关系,尤其是在协助遭遇海难的美国船员方面。 然而,夏威夷与美国的关系很快就激怒了英国和法国。 由于夏威夷在跨太平洋贸易中的战略中心位置,使其成为穿越海洋船只的避风港,也使得夏威夷成为吞并的目标。 1838年,夏威夷与耶稣会传教士之间的争端为法国提供了将夏威夷纳入其影响范围的借口,派遣了一艘军舰前往欧胡岛。 其舰长要求夏威夷政府合法化天主教,按自己的费用在檀香山建立一座天主教教堂,并支付法国一笔和解费,否则将面临宣战。 没有美国军舰在港,夏威夷政府几乎别无选择,只能屈服于法国的要求,尽管泰勒总统的政府对此作出了回应,即将门罗主义扩展至夏威夷,以应对法国和英国的威胁。 趁夏威夷的军事弱点,一名英国海军上尉利用美国人与英国人在夏威夷间的财产争端,强行在1843年占领了该岛五个月。 英国不仅想利用夏威夷作为自己行动的基地,还想剥夺美国对该岛的贸易和补给通道。 两艘美国军舰的及时到达使得泰勒的夏威夷门罗主义得以施行。 英国不愿冒着与另一西方大国开战的风险,最终结束了对夏威夷的占领,夏威夷保持独立。 法国在1849年再次回归并短暂占领檀香山,在撤退前要求更优惠的贸易条款和更好的对待法国国民。 [Read More…]
挪威未来护卫舰项目缩小合作伙伴选择范围
图片源于:https://www.defensenews.com/global/europe/2024/11/19/france-germany-uk-us-make-norways-billion-dollar-frigate-shortlist/ 巴黎 — 挪威已将未来护卫舰项目的潜在合作伙伴国缩小至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计划与这些国家的政府展开谈判,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该项目计划购买至少五艘,可能还有六艘护卫舰,将成为挪威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防投资,超过购买F-35战斗机的计划,国防部长比约恩·阿里德·格拉姆在周二的简报会上表示。 挪威计划在2025年做出最终的战略合作伙伴决定。 挪威希望加入现有的护卫舰项目,加快舰艇的服役,从而避免对现有的弗里乔夫·南森级护卫舰进行升级投资。 北约内所有主要海军力量都在增添新的护卫舰,挪威表示希望与亲密盟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不仅仅是购买一种独立的舰艇类型。 “新护卫舰是挪威武装部队未来几年计划中的最大采购,”格拉姆说道。 根据格拉姆的说法,挪威计划在海军方面投资数千亿挪威克朗,同时显著增加运营预算和人员。 一百亿挪威克朗约等于91亿美元。 挪威是北约内一个重要的海洋国家,“高北地区”是该国最具战略意义的关注区域,既对挪威也对北约联盟至关重要,格拉姆指出。 挪威皇家海军希望能够在挪威附近的海洋区域连续展开作战。 国防官员设想的战略护卫舰合作伙伴关系将包括联合采购、运营和维护,以及在舰艇服役期间的持续发展和升级。 格拉姆表示,这些新舰艇需要在几十年内进行升级和支持,挪威正在寻求一个能够在未来护卫舰整个服役期间承诺合作的伙伴。 挪威不仅在考虑每个潜在合作伙伴国的能力,同时也考虑相关的战略利益,包括在高北地区的利益。 法国今年开始对其第一艘防务与干预护卫舰进行海试,并计划再建造四艘。 德国为首批四艘F126护卫舰奠基, 美国正在建造其第一艘基于法-意FREMM多任务护卫舰的征服者级护卫舰,然而该项目已经遇到了一些延误。 与此同时,英国正在建造七艘护卫舰,包括四艘26型反潜作战舰和三艘31型护卫舰。 这四个国家正在建造的舰艇尺寸相差较大,法国的新型FDI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为4500吨,德国的F126护卫舰则约为10000吨。 挪威现有的弗里乔夫·南森级战舰由西班牙的Navantia建造,满载排水量为5200吨。 挪威与法国有长期的海事合作,尽管法国的战略重点更为全球化,但他们对高北地区的兴趣日益增加,国防部长表示。 英国与挪威也有特别紧密的安全和防务关系,皇家海军长期以来一直是挪威军队的主要伙伴,格拉姆指出。 挪威还与德国有安全联系,双方的合作传统上主要在陆地领域,但近年来在潜艇和反舰导弹方面的合作增多,格拉姆说。 [Read More…]
六名俄罗斯逃兵获准在法国暂时入境申请政治庇护
图片源于: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4/oct/16/six-russian-soldiers-granted-visas-to-france-after-fleeing-war-in-ukraine 六名逃离乌克兰战争的俄罗斯士兵已获得法国的临时入境许可,正申请政治庇护。人权活动者称,这是首个逃兵群体被接纳入欧盟国家的重大案例。 这六名士兵在过去几个月内分别乘坐航班抵达巴黎,他们在2022年和2023年最初逃至哈萨克斯坦,来自协助士兵逃离的组织以及逃兵的陈述可以证实这一点。 “当我在法国落地时,我第一次感到可以完全呼吸。感到一种平静和自由……最糟糕的已经过去。” 亚历山大是前俄罗斯合同兵,在2023年夏季被派往乌克兰并选择逃兵,他在一则采访中如此表示。 自从俄罗斯开始入侵乌克兰以来,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士兵选择了逃兵或拒绝执行作战命令,人权活动者和帮助士兵逃离的组织称这一情况正在加剧。 然而,西方国家在是否接纳逃兵的问题上长期面临争议,他们在如何评定逃兵的身份——是英雄、潜在的安全风险还是战争罪犯,心存疑虑。 尽管欧盟及成员国已经公开讨论向俄罗斯逃兵提供庇护,但并未达成一致,而逃兵们获得庇护的过程也相当困难。 “这是欧盟国家首次接纳一群没有旅行证件或外国护照的逃兵。” “前往森林”组织的发言人伊万·丘维列耶夫表示,该组织在此案中提供了帮助。 由于无法前往欧洲,且面临长期监禁的前景,大多数逃兵逃往俄罗斯周边的国家,如亚美尼亚和哈萨克斯坦。在这些国家,他们可以不凭护照入境,但却没有机会进一步旅行。 莫斯科为追踪逃兵支付了巨大代价。随着逃兵在俄罗斯及其邻国躲藏,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事件,逃兵被绑架或被驱逐回俄罗斯。 他们的处境艰难,促使反战活动人士更高声地呼吁为士兵提供避风港,让他们可以在西方寻求庇护。 “在哈萨克斯坦,你永远无法感到安全;你只能低调行事。”亚历山大说,他提到为了避免被俄罗斯追踪,他甚至不使用SIM卡或银行账户。他通过匿名的YouTube频道呼吁其他士兵选择逃兵。 像丘维列耶夫这样的反战倡导者相信,法国接纳逃兵的意愿可能为其他西方国家设立一个先例,并向他们发出强烈信号,可能加速此类案件处理的进展。 “法国的决定源于法国当局与人权组织之间的广泛合作。”丘维列耶夫补充道,他的组织帮助了超过2000名士兵逃往国外。 “我们希望这能标志着更多逃兵能被接纳进入欧洲的开始。”他还表示,所有获准入境的逃兵在被允许进入法国前经过数月的严格审核,确认他们表明了强烈且一致的反战立场。 “我们了解西方存在一些担忧,认为他们中可能有人并非他们所声称的人。” 在获得临时入境许可的逃兵中,包括曾参与与乌克兰作战的士兵、以及未被送到前线的征兵和军官。丘维列耶夫相信,他们在法国的到来能够激励其他俄罗斯士兵选择逃兵。 “对于考虑逃兵的人来说,能够设想未来在一个自由国家,而不是面临监禁或在靠近俄罗斯的国家中生活在不断的驱逐恐惧中,这一点至关重要。” 克里姆林宫最近加强了打击逃兵的行动,积极追捕国内外的士兵,以满足俄方在乌克兰持续的人力需求。为此,普京签署了一系列法律,收紧惩罚措施,包括最高15年的监禁和没收逃兵的财产。 而且,还有关于所谓“洞穴和深坑”的广泛媒体报道和个人陈述——士兵因拒绝作战而被拘禁数天的地下室。 独立新闻媒体Mediazone报道称,俄方在过去两年间已对被控擅自离队的俄罗斯士兵发起至少7400起案件。由于克里姆林宫系统性地试图隐瞒有关军队的信息,真实数字可能更高。 俄罗斯还追捕藏匿在海外的逃兵,施压与其有地缘联系的国家将俄罗斯逃兵引渡回国。2022年12月,哈萨克斯坦驱逐了一名逃兵、俄罗斯情报局官员米哈伊尔·兹希林。2023年3月,俄罗斯法院判处兹希林六年半监禁。 一些逃兵的结局更为惨痛。2月,一名逃至乌克兰的俄罗斯飞行员马基姆·库兹米诺夫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海滩小镇的公寓外被枪杀,此事件被广泛归因于俄罗斯情报机构的行动。 [Read More…]
法国与阿尔及利亚关系趋于冷淡,双方分歧持续加剧
图片源于:https://www.al-monitor.com/originals/2024/11/relations-between-france-algeria-grow-cooler-over-morocco-ties 巴黎——近年来,法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双边关系降至最低点,双方之间的分歧不断积累,阿尔及利亚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布恩原定于2023年访问法国,但此行已屡次推迟,至今未见踪影。 “法国必须做出选择。它必须在与阿尔及利亚长达一年的冷淡关系与恢复与摩洛哥的关系之间做出选择,而它选择了摩洛哥。”政治学专家让-诺埃尔·费里在接受《阿莫尼特》采访时表示。费里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和波尔多政治学院(Sciences Po Bordeaux)研究主任,长期生活并在法国和北非教授。 11月7日,阿尔及利亚政府否认了上周流传的关于可能暂停与法国之间贸易的谣言。这些报道由《费加罗报》和其他法国媒体发布,声称阿尔及尔已决定阻止与巴黎的进出口业务。阿尔及利亚当局将这些说法描述为“错误且完全没有根据”。 尽管阿尔及利亚当局显然没有采取这一决定,但在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于10月28日访问邻国摩洛哥后,阿尔及利亚显然正在考虑一些限制双边关系的措施。 堆积的分歧 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前,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长时间殖民和血腥的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这场战争于1962年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多年来持续影响着双边关系,尤其是反法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FLN)在权力中维持了数十年。根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阿尔及利亚社区是法国最大的海外侨民,几乎有90万名双重国籍者。 自2017年首次上任以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倡导了一种新方法来处理殖民历史,尤其是阿尔及利亚战争,因为这一时期所造成的创伤仍然存在。然而,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和解进程迄今未能产生马克龙所期望的结果,阿尔及利亚政府声称,法国并没有对这些年所犯下的罪行承担全部责任。 2023年,法阿贸易额达到118亿欧元,比2022年增长了5.3%。尽管贸易关系强劲且持续扩大,但阿尔及尔对巴黎的怀疑仍然存在。在过去三年中,巴黎采取的多项措施,特别是在移民和西撒哈拉问题上的决策,均对双边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2021年,法国政府决定将发给阿尔及利亚人和摩洛哥人签证数量削减一半,对突尼斯人削减30%,指责这三个国家未能履行接回非法移民的义务。阿尔及利亚为此召回了驻法大使数月,并召见了驻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大使。另外,另一个复杂的事件是与阿尔及利亚的民主运动“赫拉克”(Hirak)活动分子阿米拉·布拉乌伊的纠纷,这位双重国籍的阿尔及利亚法国公民在2023年初尽管在阿尔及利亚被定罪,仍设法前往法国。今年晚些时候,在邻国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期间,阿尔及利亚还阻止了法国军事飞机进入其空域。 西撒哈拉的障碍 上述种种事件仅是近年来使法阿双边关系蒙上阴影的一部分,然而瓶颈无疑是在去年7月法国实际上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地区的主权。自1960年代以来,阿尔及利亚一直支持民族主义的波利萨里奥阵线(Polisario Front),该运动长期以来寻求建立一个独立的撒哈拉维国家。相比之下,拉巴特则声称被称为南方省的地区是摩洛哥国家的一部分。 多年来,法国曾试图在两国之间保持平衡,但在摩洛哥的日益施压下,法国改变了立场。三个月前,马克龙给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一封信承认了摩洛哥的主权是“当前与未来关于西撒哈拉的唯一基础”。 阿尔及利亚总统的访问自2023年5月以来已连续推迟,原本预计在2024年9月底或10月初进行,但在以利塞宫(Elysee Palace)六个月前的声明中,已宣称这一日程将变更。然而,出版信件后,一切都改变了,阿尔及利亚立即召回其驻法大使,并减少了外交代表水平,仅保留了一名代办。特布恩的预期访问被取消,且没有未来的具体日期。 随着马克龙于10月底访问摩洛哥,法阿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他在此行中重复了新的法国立场,关于西撒哈拉地位的表述引发了更大的紧张。尽管一些显著的阿尔及利亚报纸如《阿尔哈巴尔》(El Khabar)对马克龙访问摩洛哥的消息选择视而不见,但其他阿尔及利亚媒体发出了强烈的批评。例如,《埃尔瓦坦(El Watan)》宣称“马克龙无视国际法”,指责法国总统通过与摩洛哥利益对齐激化了地区紧张局势。 外交孤立 “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对摩洛哥主权的承认是阿尔及利亚近年来必须面对的首次外交举措”,费里指出。 “2022年,西班牙改变了立场,支持摩洛哥的西撒哈拉自治计划,而这一立场对阿尔及利亚来说又是一次打击。此外,摩洛哥在非洲大陆上的强势表现使阿尔及利亚感到与之竞争。阿尔及利亚无法接受巴黎与拉巴特的接近。”他补充说。 费里认为,作为非洲以外的国家,巴黎并无责无旁贷地在这两个邻国之间创造平衡。此外,他估计,马克龙所倡导的关于历史的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并未使两国关系变得更近,部分原因在于当前的阿尔及利亚政权及其军事元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