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应起诉中国以维护海洋权益

图片源于:https://www.philstar.com/opinion/2024/07/05/2367793/bully-china-desperate-look-nice-sue-it-now

中国迫切希望在国际上树立良好形象,其声誉已经受到严重损坏。

新闻视频揭露了中国海军、海警和海洋民兵的残酷行径,详细描绘了对菲律宾渔民和无武装水手的攻击和虐待。

甚至连中国公民也目睹了中国共产党表现出的不诚实。

现在是马尼拉在全球法庭上起诉北京的时机。

北京对任何进一步的国际仲裁感到害怕。

中国南海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士存最近表示:“我们应该阻止菲律宾提起另一个案件。”

作为中国南海问题的权威,他明白如果进行法律对抗,中国将会败诉。

正如孙子所言,做敌人最害怕的事情:“在自己的条件下作战。”

前菲律宾最高法院法官安东尼奥·卡皮奥概述了“四个可赢的案件”:

(1) 确定菲律宾的扩展大陆架。

马尼拉已向联合国大陆架限界委员会申请150海里的扩展大陆架。

这还不包括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享有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该扩展大陆架距离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超过500海里。

尽管如此,北京仍在去年6月对此提出异议。

因此,依据规则,联合国大陆架限界委员会推迟了批准。

卡皮奥表示:“让我们在国际海洋法法庭上挑战中国。”

“中国唯一的争论点将是其虚构的九段线。

但海牙常设仲裁法庭在2016年已将该主张宣布为非法。”

面对这样的局面,北京将陷入困境。

“它反对我们的延伸大陆架,但却不能采取进一步措施,因为它知道自己会输。”

马尼拉只需重申其延伸大陆架的科学依据,而北京将只能拿出一张虚假的地图。

(2) 在巴拿塔(斯卡伯勒)浅滩设定捕鱼规则。

巴拿塔是菲律宾的领土,位于其专属经济区内。

但中国禁止在此捕鱼,除了一些破坏性的海南拖网渔船。

这违反了2016年常设仲裁法庭的裁决,该法庭裁定巴拿塔是菲律宾、越南和中国的“共同捕鱼区”。

卡皮奥说:“马尼拉可以向常设仲裁法庭申请设定捕鱼季节、大小和捕捞量的规则。”

“该案件的起草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但其长期影响将是显著的,巴拿塔的资源将得以再生,而中国再也无法独占。

(3) 让中国为破坏菲律宾的两个其他珊瑚礁付出代价。

在中国海警的护航下,中国海洋民兵拖网渔船在2023年9月对罗苏琼(Iroquois)和埃斯科达(Sabina)浅滩的12000公顷珊瑚进行了肆意毁坏。

常设仲裁法庭已确认这些为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资源,并对中国以往破坏菲律宾珊瑚的行为提出谴责。

卡皮奥表示:“让我们聘请国际和菲律宾的海洋生物学家记录和计算损失。”

这是对2016年裁决的合理后续步骤。

(4) 拆除中国虚假的海域领土声 claims。

这将提交国际法院进行处理。

马尼拉可以提交1734年穆里略·维拉德地图,以证明南海诸岛是菲律宾领土。

此外,1898年巴黎条约和1900年华盛顿条约也可以作为依据。

没有古代中国的地图显示其领土超出海南。

即使毛泽东的地图也没有显示九段边界。

中国近日提出的“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舵手”在1956年的五年计划中展示的重要工业项目地图也未标示该条界限。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北京展示的就是这张地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在七月中旬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议程包括对一些有缺陷政策的批评,这些政策遭到了官员们的抨击,尤其是对中共主席和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批评。

长期的疫情封锁、对企业的扼制以及对农村移民工的歧视,导致消费者支出和出口减少。

习希望塑造世界领导人的形象,但他的虚伪始终暴露无遗。

近期,在北京他呼吁建设一个“平等、有序的世界,拒绝大国压制小国、强国欺负弱国、富人剥削穷人。”

难道中国不是这个大国的欺凌者吗?

习的下属们同样毫不掩饰地撒谎。

当中国海警撞击并攻击菲律宾船只时,驻外大使随即宣传称是菲律宾挑衅。

对中国海警侵犯菲律宾领海的行为却避而不谈。

大使对菲律宾的离岸博彩行业的虚伪批评不过是因为在吕宋岛的两家中国赌场因走私一千名东南亚和菲律宾人,并对中国公民进行酷刑和杀戮而被突袭。

最可怜的是中国海警声称他们在上周六拯救了在巴拿塔遇难的菲律宾人。

事实上,中国阻止了菲律宾救援人员的到来,而受害者证词也证实了这一点。

* * *

收听萨波尔广播节目,每周六上午八点到十点,DWIZ(882-AM)。

在Facebook上关注我: https://tinyurl.com/Jarius-Bondoc

Elodie Tan

Elodie Tan is a rising star in journalism, known for her vibrant writing style and her dedication to social justice. Her work often highlights the intersectionality of the Chinese-French identity, providing insightful commentary on current events and cultural trend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