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vino-joy.com/2024/08/14/the-wine-that-never-was-how-a-1-billion-pyramid-scheme-used-fine-wine-as-bait/
一开始,是轻松赚钱和美酒的承诺——这是贾霜无法抵挡的诱惑。
与数千名其他人一样,他被一个声称通过在线平台将酒交易变成盈利机会的诱惑所吸引。
但贾霜想要带来财富的酒瓶并没有如他所愿,而是将他卷入了一张欺诈的庞大网络,最终揭露出中国最大的传销之一,涉及资金超过人民币10亿元(约合1.4亿美元)。
这个案件由北京市公安局侦破,突显了一个看似复杂的电子商务平台如何利用美酒的魅力来陷害毫无防备的受害者。
对贾霜来说,这一切始于2022年初,一位朋友向他介绍了“墨丘利”,“Mercury墨丘利”这个平台,它承诺通过购酒和转售赚取轻松收入。
看到朋友赚钱,贾霜兴奋地注册了,绑定了银行账户,加入了他认为的这个有利可图的机会。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用户通过该平台购买酒,然后以更高的价格转售,从中赚取差价。然而,为了将酒列出转售,用户需要在购买当天支付一个小手续费——酒品价格的1.5%到2%。
在付款后,酒品将被列出,通常在次日,平台上的其他用户就会购买。
起初,系统看起来有效。贾霜赚了一些钱,受到鼓励,他开始向朋友推荐这个平台,因每引入一个新会员赚取佣金。
但随着他投入更多,平台最终崩溃,贾霜的损失超过了人民币10万元(约合1.4万美元)。
从玉器到美酒
警方调查显示,“Mercury墨丘利”由一家注册于2021年12月的北京文化咨询公司运营。起初,该公司进行类似的玉器转售方案。
到2022年3月,它转向酒类转售,利用中国消费者对美酒日益增长的热爱。
参与者不仅可以通过转售酒品获利,还可以通过招募其他人加入该平台赚取佣金。推荐者可以在其招募的成员购买的酒品中获得3%的佣金,成功招募更多会员的可以获得更高的佣金(4%到7%),形成了庞大的金字塔结构。
随着调查的深入,当局发现“Mercury墨丘利”共计有超过5000名参与者,非法资金累计超过人民币10亿元。
在7月,北京市公安局发起了大规模行动,拆解了这个网络,逮捕了26人,终止了这个欺诈方案。
对贾霜而言,这次经历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当警方质问时,他承认自己从未真正对购买酒感兴趣,唯一的目标是赚钱。
他还确认,自己根本没有实际收到任何应购买的酒。
根据中国法律,从招募新成员中获利的行为是典型的传销,属于明确禁止的做法。
随着平台的关闭,该平台所声称销售的具体酒类仍不清楚。但这个案件绝非个例。
酒类作为欺诈工具的使用
美酒逐渐成为骗局和传销的工具。
正如我们刚刚报道的,新加坡酒业高管高贤德(Elderic Ko)因在波尔多优质酒前期预售中诈骗了至少1500万美元的顾客而被捕。
在中国,消费者更容易受到欺诈。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当局曝光了一个类似的传销骗局,该骗局以销售自家生产的酒为幌子,承诺高额回报,并积极招募新成员。涉及的总金额超过人民币400亿元(约合56亿美元)。
同样,在2023年,安徽省一个非法募资方案也与酒有关。
诈骗者编造了一个故事,声称支付人民币6400元(约合880美元)的酒业公司会员费将获得人民币2000元(约合275美元)的利息,吸引老年人受害者。
这些施害者然后携款潜逃。
所涉及的酒品主要是中低价位,却经过包装以看起来更高端,增添了它们的欺骗性吸引力。
酒类对诈骗者的吸引力在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酒的质量缺乏基本了解,而酒本身则具备一定的高价值印象。
此外,市场上已经充斥着过度包装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酒。无良组织利用这些特征进行欺骗,而酒则成为他们的道具。
中国知名葡萄酒商沈怡在接受《酒业新闻》采访时指出:“酒价缺乏透明度。往往,销售的只是包装而非质量。即使在合法渠道中,也有案例显示,售价仅人民币10元(约合1.4美元)的酒被卖到人民币200元(约合28美元)。这种产品非常适合用于传销。
诈骗犯利用消费者对酒的误解,但这对整个行业造成了损害。
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持续增长,消费者警惕利用美酒诱惑掩盖欺诈行为的骗局的需求也愈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