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全球领导人聚首,针对AI治理展开讨论

图片源于: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502/1328270.shtml

2025年2月11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前中)与世界领导人及参加者在巴黎大宫的人工智能(AI)行动峰会闭幕 plenary session 合影。

本次在巴黎召开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汇聚了全球领导人、科技行业高管和顶尖研究人员,周二正式举行了围绕AI治理和监管的谈判。相关方努力在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寻找共同立场。

周二,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共同主持了此次峰会。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特邀代表出席了峰会,并在周一发表讲话。他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张国清强调,中国始终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全球人工智能的合作与治理。

中国、法国、德国和印度等61个签署国达成共识,认为“人工智能应该是开放、包容、透明、伦理、安全、可靠的,并考虑到所有国际框架”,并且“使人工智能对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优先意义”。

该声明设定了减少数字鸿沟的目标,通过促进人工智能的可获取性,确保技术发展“透明”、“安全”以及“可靠和可信”,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

美国和英国并未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峰会的声明《关于包容性和可持续人工智能的声明》。

据路透社报道,这两个国家尚未立即解释未在文件上签名的原因,卫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在峰会上,莫迪呼吁“建立全球共同努力的治理和标准,以维护我们的共同价值,解决风险并建立信任”,根据中国新闻网(CNA)的消息。

对于在法国首都大宫与全球领导人与科技行业首脑的会议,美国副总统JD·范斯表示,“过度的监管……可能会扼杀一个刚刚起飞的变革性行业。”

马克龙总统则表示需要对人工智能进行“规则”的管理,显然是对范斯关于过度监管的批评做出的回应,法新社(AFP)报道。

在全球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倍感关注的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协会(CNAISDA)在周二举办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及其应用》的分论坛,将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治理措施及国际合作愿景的最新进展放在聚光灯下。

复旦大学教授沈毅在给《全球时报》的采访中表示,如果世界各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基于技术和产业原则有效合作,那将是最佳选择。

霸权主义是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当前,由于这种霸权心态,该合作受到了阻碍和分割。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灵汉表示,中国技术应得到公正和客观的对待,试图抹黑中国科技公司的指控源于对中国发展的偏见。

张灵汉是中国人工智能高级顾问机制的专家,他同时表示,中国始终倡导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AI发展和治理中享有平等权利、机会和规则,进行国际合作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持续缩小智能和治理能力的差距。

根据中国的愿景,人工智能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应该成为新质量生产力的核心来源。同时,人工智能创造的价值必须以更公平的方式分配,以实现人工智能惠及全人类的目标,沈毅强调。

确保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平等获取,将防止财富不平等的加剧,避免导致人工智能“消耗”人类机会的情景,促进新的技术和权力寡头的出现,并侵蚀全球安全与发展,沈毅补充道。

Henri Wong

Henri Wong's journalistic expertise spans across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domains. His reports often shed light on the nuances of the Chinese diaspora's experience in France, offering perspectives that highlight the community's contributions and challenge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