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终结24场连败,成功晋级中国公开赛第二轮

图片源于:https://www.wtatennis.com/news/4130084/perfect-timing-zhang-beats-kessler-to-end-24-match-losing-streak

北京时间—连败的阴霾终于结束。前世界排名第22的张帅在中国公开赛首轮中以7-6(5),7-6(1)击败了麦卡特尼·凯斯勒,成功终结了她在Hologic WTA巡回赛上的24场连败。这场胜利是张帅自2023年里昂以来的首场胜利,结束了603天的胜利干旱。

在公开赛时代,仅有一名球员的连败场次超过了24场(不包括比利·简·金杯),那是在巡回赛早期,马德琳·佩戈尔在1968年至1972年间连续输掉了她的前29场比赛。

“我觉得这是一个完美的时机,”张帅在获胜后对WTA Insider说道,“我在WTA比赛中的首场胜利就是15年前在中国公开赛上完成的,第二天我打败了世界第一的选手[迪娜拉·萨芬娜,2009年]。

‘也许上天有安排。’

现年35岁的张帅是本届赛事创纪录的15名中国球员之一,但她以世界排名595的身份获得外卡,成为历史上参加该赛事的最低排名选手。去年,在感到身心俱疲后,她在蒙特利尔赛结束了赛季,随即休整了六个月。

“在亚洲文化中,如果我们做得不完美,老师或家人会责备我们。我们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实际上并不是。没什么不好。没人能做到100%的完美。”- 张帅

她今年在迪拜复出。由于只有八个保护排名的参赛资格,前世界排名第22的张帅必须在参赛选择上非常谨慎。她选择了自己喜欢且表现出色的比赛。然而,她开局的对手却非常强大。

“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选手:普利斯科娃、施奈德、库德梅托娃、卡萨特金娜,”张帅说。“这就像之前在大满贯中总是首轮出局的情况。

“所以我想着我必须挑战自己,但我已经不年轻了。我没有多少机会。我的比赛不多。我需要一个更好的签位。我需要在我生命中再多赢一次。”

在面对排名65的凯斯勒时,张帅在第一盘中先是遭遇了破发,随后在美国选手发球时成功破发,最后在决定性的抢七局中以第三个赛点结束比赛。

张帅在5-4时曾几乎赢得胜利,但她一记终结的摆击截击碰到了网边,球飞过网两英尺后回到了自己的场地,凯斯勒随后破发将比赛延续。

“我本应该打一个反手截击,而不是摆击截击,”张帅表示。“我打了很多双打,完全可以轻松赢下这一分。我很好的建立了这一分。

“在比赛的关键分上,天呐,你在做什么,帅?”

此时,张帅很难摆脱失去机会的感觉。然而,她拒绝让这一不幸的时刻定义自己的一天。

“当我坐在那里时,我对自己说,如果我还想着这一分,我就会输掉整场比赛,”张帅说。

“所以我告诉自己,这是我双打搭档做的。”她说:“当我的搭档打出一个失误的回合时,我并不在意。我会说没关系,没人能做到完美。但有时候你会对自己感到生气。”

为了强迫进入另一个抢七局,张帅在一次平分的一场比赛中坚守住发球局,然后在抢七局中迅速获得优势,获得了这一重要的胜利。

在张帅完成胜利时,2023年美国公开赛冠军科科·高夫正在进行赛前媒体采访,对于这位朋友的坚韧性格,高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看到她经历这段连败,是很艰难的,”高夫在接受WTA Insider采访时说道,“但老实说,在这一切中,你根本不会注意到她正在经历这样的事情。在比赛后我看到她,她依然会对我打招呼,兴奋地看到我,而我在输掉比赛后并不好。”

“这充分体现了她的人格。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

高夫回忆起去年在法网四分之一决赛中失利后,张帅给她的鼓舞与提点。那时,张帅正处于她的24场连败之中,而高夫也在自己的糟糕战绩中徘徊。

“她说:‘别担心,科科。你会赢得大满贯。我对你有着很大的信任。我愿意为其付出我的生命。’”高夫说道。“然后我赢得了美国公开赛!

“我从未告诉她,但这让我印象深刻,正是她对我的信任。 我想巡回赛上的每位球员都喜欢她,所以能看到她赢得胜利真是太好了。我爱她。她值得拥有一切。”

这种团队精神和支持彼此的感觉是双向的。张帅感谢WTA更衣室在过去一年中给予她的鼓励,因为损失不断积累。从球员到教练,再到巡回赛工作人员,张帅表示她从未感到孤单。

“没人关心我输了多少场比赛,因为每个人都说你打得很好,”张帅说。“当我回来的时候,在迈阿密我与达里亚·萨维尔的比赛后,她说你依然处于巅峰状态,甚至比之前排名前30时还要好。所以继续打下去,胜利会来。

“我从朋友们那里得到了大量的鼓励,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我的朋友。我不觉得他们是我的对手。如果你打得好,我为你开心。但是你也向我展示了我可以多么进步。我们彼此启发。这就是WTA巡回赛中的大家庭。我很喜欢。所以我会继续坚持。”

张帅将在第二轮迎战第6种子艾玛·纳瓦罗。

Sophie Liao

Sophie Liao's journalism career is marked by her fearless pursuit of the truth and her dedication to giving a voice to the voiceless. As a fluent speaker of Mandarin, Cantonese, and French, she brings a unique multicultural lens to her reporting, making her a trusted source for news among the Chinese-speaking residents of France.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