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中关系的变化与加拿大共识的瓦解

图片源于:https://www.aspistrategist.org.au/what-happened-to-the-canberra-consensus-on-australia-china-relations/?__cf_chl_rt_tk=QeRhPGXzw.Hg0i5gOZHq.yTM1AmDTPMtCxUir9NUgp8-1744723264-1.0.1.1-ABw3_RHZkXmTHGgvgB4njdEMLXbnCQQBqsDeXz1Ci6Q

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澳大利亚对中澳双边关系的看法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这种现象可以称为“堪培拉共识”。

它以一组共享的判断为特征;具体而言,认为中国的崛起为澳大利亚提供了一系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战略风险相对较低。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不太可能破坏支撑其自身发展的和平地区秩序。

而一个更加富有的中国也可能变得更加政治多元化。

如果我们以图示的方式描绘这种共识,以经济机遇为一轴,以战略风险为另一轴,它看起来大致上是这样的:

对图示的替代象限进行快速扫描,突出西北象限的诱人之处。

它让双边关系生活在高回报与低成本的理想世界里。而这也是过去几十年来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核心。

然而,近年来,澳中关系的复杂性显著增强。

特别是,战略竞争的感觉更加明显。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变得更加自信。

其在南海的行为突显了其日益增长的军事和准军事能力以及对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裁决的蔑视。

试图在联邦和州政治家中购买影响力的行为在澳大利亚公众中反响不佳。

中国对澳大利亚重要基础设施的收购计划引发了对其动机是否完全商业化的问题。

网络间谍与黑客问题也在更广泛的关系背景中持续发酵。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关系并未受到太大损害。

事实上,从贸易的角度来看,双边货物贸易依然强劲,与中国的双向货物贸易占我们总货物贸易的29%。

尽管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有所下降,但这部分是因为堪培拉对其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性措施日益增强。

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人数仍然很高,即使这是北京可以施加影响的一个领域。

尽管如此,随着与中国关系相关的战略风险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堪培拉共识已经瓦解。

在图示习惯上,迅速上升的中国力量已经将通常的西北象限的单一区域东移至北方的两个象限。

更确切地说,模糊实际上已经向东南方向扩展,经济机遇的感觉逐渐减弱,战略风险的感觉在增长。

很难为堪培拉共识的崩溃指定一个具体日期。

当然,当托尼·阿博特总理在2014年末对德国总理安格拉·梅克尔表示,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政策由“恐惧与贪婪”驱动时,这一共识已经岌岌可危——因为其主导支点更好的形容应为“无畏的贪婪”。

或许,共识的崩溃与美国单极性权力的衰退有关——正是在这一战略环境下,无畏的贪婪得以蓬勃发展。

然而,近年来,澳大利亚对双边关系的看法逐渐显现出更大的分歧。

这些意见也变得更加原子化,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在多大程度上构成对澳大利亚战略利益威胁的辩论。

前总理保罗·基廷将澳大利亚的安全和情报官员称为“疯子”。

前贸易部长安德鲁·罗布批评联盟党的新领袖使双边关系变得紧张。

更温和地,彼得·德赖斯戴尔呼吁两国坐下来识别共同的战略利益——这也许有帮助,但本身并不是成功解决不同战略利益的良方。

如今,澳大利亚的更广泛辩论也发出了一种可能对双边经济关系施加进一步下行压力的信号。

这种压力来自三个不同的来源:

第一,澳大利亚采取的行动,类似于已对华为和5G采取的措施,限制了新兴贸易或投资的特定领域,或更广泛地推广澳大利亚贸易和投资组合的多样化。

第二,可能的中国经济胁迫企图,作为推动不同政策结果的杠杆。

第三,美国与中国经济的贸易战及更广泛的“脱钩”已经在进行中。

如果将这些压力加入到图示中,它看起来是这样的:

归根结底,我们可能很快会在所有四个象限中展开辩论。

西北象限依然诱人——但已无可能回到那里。

堪培拉共识已经消失。

Elodie Tan

Elodie Tan is a rising star in journalism, known for her vibrant writing style and her dedication to social justice. Her work often highlights the intersectionality of the Chinese-French identity, providing insightful commentary on current events and cultural trend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