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爱上卢浮宫:探索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

图片源于:https://www.travelandleisure.com/how-to-navigate-louvre-museum-paris-8784901

怎么才能爱上卢浮宫?这个最大、最华丽、游客最多的公共艺术仓库,确实需要我们的关注。但爱的感觉如同难以捉摸的情人,卢浮宫似乎并不总是对我们感兴趣。

这座建筑自12世纪末作为一座中世纪军事堡垒坐落在塞纳河右岸,后来变成宫殿,最终成为博物馆。历代皇室和统治者对其进行过20多次翻新,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却留下了一个缺乏逻辑的庞大结构。它的画廊、外立面、楼梯和天花板各具特色,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我对第一次参观卢浮宫的经历几乎没有记忆,那是我大学三年级暑假的事。我希望能说我被它的宏伟所感动,或感受到国王和女王的幽灵气息。也许我对这里的规模感到沮丧:漫长而昏暗的走廊;由于保安不足而关闭的展馆;一间又一间描绘耶稣、玛丽及其亲属、追随者、敌人和陪伴天使的绘画。我一定见过蒙娜丽莎,但在我的日记里只写下:“我去了卢浮宫,在杜乐丽花园外沿着商店散步。”

和我一样,卢浮宫的馆长洛朗斯·德·卡尔斯(Laurence des Cars)也花了一段时间才领悟到这个博物馆的迷人力量。她在2021年担任卢浮宫的最高职位,之前在奥赛博物馆担任馆长四年,以及数年前在阿布扎比的卢浮宫博物馆担任科学总监。但即使她也记不起第一次参观卢浮宫的确切时刻。 “我真的很难记得那一刻,”她说。“我小时候并不是个爱去博物馆的人。”

尽管为了改善参观体验进行了无数努力,卢浮宫的历任馆长早已意识到它给人带来的挑战,以及缺乏一致性和秩序。“我们的藏品非常难以理解——除非你了解历史、神话和圣经,”曾任博物馆馆长达12年的亨利·洛伊雷特(Henri Loyrette)告诉我。“没有人能够声称自己是‘卢浮宫的专家’。”他的继任者让-吕克·马丁内斯(Jean-Luc Martinez)表示:“卢浮宫是一个宫殿,没有博物馆的逻辑。”德·卡尔斯形容它是“一本庞杂的百科全书”。

为了摆脱被其雄伟规模所压倒的感觉,我必须学会如何参观卢浮宫。我必须把洛伊雷特的谦卑之心披在身上。我必须闲逛、迷失,忘记时间。我必须通过与专家、保安、朋友甚至完全陌生人的交流和联系,逐渐认识这些艺术作品。

因此,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卢浮宫把我吸引到了它的怀抱。我再也不把它视为堡垒、宫殿或博物馆,而是一个拥有多种个性的生动角色。

某个时候,我爱上了这座博物馆。

在卢浮宫19世纪法国绘画的展馆“红色展厅”里,我体会到了这一点。

经过多年的尝试和错误,我发展出了一些个人策略,使卢浮宫的参观更加愉快,无论是对于首次来访者还是老手。

排队入馆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在2013年夏天,马丁内斯刚被任命为馆长不久,他伪装成普通游客,在主入口排队。等了超过三个小时才进去。虽然今天的入场时间好得多,但是依然不够理想。

提前在线预约定时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天只允许少数的随到随进的人。可以尝试地下的卡鲁塞尔入口,尽管那里也可能拥挤。在博物馆开门前排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太多的导游和他们的客人作同样的事情,可能会事与愿违。有时候,午餐时或临近闭馆时前往效果会更好。参加组织的团体参观或雇佣私人导游可以帮助避免排队。尽管卢浮宫在2023年决定削减30%的入场券数量,但根据你的策略,依旧可能需要排队,而这可能是一次漫长的等待。

来时尽量放松,不要因为挤满乘客的地铁或被困在巴黎市中心的出租车而感到紧张。也不要指望在里面吃东西。食物摊位人满为患,食物质量平平。最好直接从 café 抵达卢浮宫(我有一个口头禅:“绝不要空腹或者膀胱满满地来卢浮宫”)。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位于博物馆旁边科莱特广场三分钟路程的“勒·内穆尔斯”。在“勒·内穆尔斯”里下单一杯热巧克力,坐着五个小时,这里的人不会介意。但是,热巧克力并不是你的目标。为了补充能量,点一份传统的、烤得恰到好处的法式三明治 croque monsieur,然后朝博物馆出发。

一旦进入,你会搭乘电梯下到一个开放的圆形空间,那里感觉就像一个机场候机室。你在看到人群之前就能听到嗓音。如果是晴天,这里会变得很热;阳光照在淡色石地面上,刺眼。你还没开始参观,就已经感到迷失。

大多数作品附近的展品说明标签简短,且仅用法语书写。官方折叠地图显示展品的位置,似乎设计得很让人困惑。

但不要让卢浮宫那不完美的欢迎方式使你气馁。你来的目的是为了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你已经支付了入场费,而想要把钱的价值充分发挥的诱惑在此刻就会出现。通常,90分钟到两个小时是大多数人可以在一次参观中完成的时间。如果你尝试不休息地呆更久,双脚会感到疼痛,而你也会忘记所看之物。轻装上阵,随身带一个小背包或最小的手提包;把指南、素描本和水瓶留在家中。穿上舒适的鞋子。对于滑溜的石地面,特别是大理石楼梯,我建议穿上结构合理的跑鞋。为了减少干扰,避免在周一前往。周一是最糟糕的日子,因为阿布扎比博物馆关门,使得卢浮宫的客流量增加(而卢浮宫在周二关门)。避免周三下午,因为法国的孩子们没有上学,增加了家庭游览博物馆的人数。

卢浮宫某些房间会因清洁、翻新或保安人员不足而关闭,并在其网站上公告。如果你打算看到某些特定的艺术品,提前阅读能帮助做好准备。关于博物馆有成千上万本指南书。我最喜欢的是一本超大尺寸的107页官方指南,里面有很好的彩色图片《卢浮宫的杰作》。这本书有多种语言版本,可以在博物馆以八欧元的价格购买,或者通过其在线商店购买。

尽管我更喜欢漫步,但我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初访的游客提供基本的卢浮宫必看之旅。

我带客人乘电梯来到苏利翼,穿过一个装饰有四幅浮雕的前厅,然后进入一条长隧道,以查看几百年历史的堡垒遗址。

接着我们右转上楼梯,再上一个同样在右侧的楼梯,进入被称为卡里阿提德厅的拱顶文艺复兴音乐展厅,里面有古罗马雕像。通过窗户,我们右侧看到金字塔,左侧是“Cour Carrée”,然后继续前往隔壁的米洛的维纳斯。

在这里,我们深吸一口气。然后右转,穿过希腊、罗马和伊特鲁里亚收藏品的交汇处。快速瞥一眼巴洛克天花板,随后上楼梯前往胜利女神像(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丹农翼,站在博物馆最繁忙的十字路口。首先,我们沉醉于胜利女神的美丽。然后左转前往阿波罗走廊,展示着皇冠珠宝。

在目睹了法国的皇家遗产(或剩下的部分)后,我们再折返回胜利女神像。

这次我们右转,停下来欣赏波提切利的维纳斯(Botticelli’s Venus)。(靠近窗户的地方有安静的座位,可以坐下来休息。)然后穿过Salon Carré,欣赏13至15世纪的意大利绘画,继续走到Grand Galerie,看到更多著名的意大利画作。这不是一个展厅,而是一条长走廊。我们不会错过四幅达·芬奇的作品!在Grand Galerie走到尽头,我们将看到通往Salle des États的房间,瞻仰蒙娜丽莎。我告诉我的客人,除非他们决心和她自拍,否则不要浪费20分钟等待排队,而是从侧面看她。我还坚持要求我们欣赏房间中其他伟大的画作,首先是维罗内塞的《加纳的婚宴》,比《蒙娜丽莎》大150倍。我们离开时不能不花时间欣赏提香的《戴手套的男人》。在蒙娜丽莎悬挂的隔板另一边有另外三幅提香的作品。几乎没人关注它们,但我们会关注!

当我们通过蒙娜丽莎的礼品店离开Salle des États时,我们转向红色展厅,那里展示着最好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包括大卫的《拿破仑的加冕》和安格尔的《大奥黛丽斯克》,她是卢浮宫最美丽的女人之一。接着我们回到Salon Denon旁边的另一个展厅,看看儒勒·大卫的《梅杜萨之筏》和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这是浪漫主义的佼佼者。在这里,我们找到位于下层的埃斯卡利尔·莫连(Escalier Mollien),在这里目睹米开朗基罗用大理石赋予两个奴隶以美的力量。哇,我们已经欣赏到了卢浮宫的一些最佳作品。

现在我有一个关于如何无压力征服卢浮宫的小秘密。虽然对很多人来说是免费的,标准票的价格是22欧元(约23美元),并预计在2026年涨至30欧元(约31美元)。如果你计划在一趟旅行中多次访问,花点钱成为卢浮宫的朋友。以80欧元的价格——这相当于在一家声誉良好的小酒馆吃一顿晚餐(配酒)的费用——你可以购买一年的会员资格(两个人的价格是120欧元)。你可以提前在线申请,并随附照片;会员卡将邮寄给你。或者在卢浮宫内的“Amis du Louvre”办公室亲自申请。只需在Richelieu入口处挥动你的卡,就能享受无限次入馆,像名人一样跳过排队,随心所欲地停留。这个文化交易是巴黎最佳的。

对工作人员展开一场“主动吸引”的操作。“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你可能会感到愤怒和沮丧,”纽黑文的西班牙语文化博物馆及图书馆的馆长吉廉·基恩茨(Guillaume Kientz)告诉我,“相反,要对所有员工极其友好——对所有安保人员说‘Bonjour’。因为他们需要游客的赞赏,因为他们就是那些除了被抱怨外,没人注意的人。若你以友好的态度对待法国人,所有的门都会为你打开。”

当一切都感到压倒时,前往一个安静的地方:伊斯兰艺术的下层,或者有普桑绘画的房间,或玛尔利雕塑庭院的一块大理石长凳。反复告诉自己:“我在巴黎,我在卢浮宫。”

这段文字摘自《在卢浮宫的冒险:如何爱上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本月由W.W. Norton & Company出版社出版。

这篇故事的版本最早出现在《旅行 + 休闲》2025年三月号,标题为“学习爱上卢浮宫”。

Henri Wong

Henri Wong's journalistic expertise spans across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domains. His reports often shed light on the nuances of the Chinese diaspora's experience in France, offering perspectives that highlight the community's contributions and challenges.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